Woolworths--這家眼看就要度過百歲生日的英國零售巨頭,倒在了圣誕節(jié)大搶購的前夜。
在金融危機的滔天巨浪中被淹沒,它幾乎已無力發(fā)出呻吟,在這百年孤獨的歷程終點。
擁有815家分店的Woolworths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連鎖店,在商業(yè)零售史上擁有獨特地位。
當這家在倫敦證交所上市的零售商11月26日宣布股票停牌時,股價已從一年前的15英鎊跌至1.22便士(1英鎊=100便士),總市值僅剩約1780萬英鎊。前公司已進入破產保護程序。
英國商務大臣曼德爾森曾表示,要盡最大努力讓Woolworths存續(xù),但現在看來這諾言已很難兌現。
“Woolies挺過了那么多艱難時期,成功生存到如今,這樣的結局真令人悲傷,我會想念它的。”11月28日,一位從Ipswich市中心Woolworths店購物出來的老太想到不久后恐怕就再也看不到這熟悉的店牌,立刻眼泛淚光。
“我們還是像以往一樣工作,但是真不知道下一天會怎樣。”Sabrina已經在這家店干了12年,她說自己從沒有像眼下這樣惶恐過。和她一樣為未來惶恐的,還有3萬名Woolworths店員。
對很多年長的英國人來說,Woolworths不止是家百貨店,也是他們童年美好回憶和家庭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現在,這家承載了英國人濃厚歷史感情的連鎖店,成了英國經濟衰退的第一個犧牲品。
英國零售商協會一位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過去幾個月,Woolworths一直被迫向供貨商支付現金購買貨物,因為貿易信貸保險機構紛紛停止對其投保,導致公司面臨嚴重的現金流壓力。
“Woolworths本已在激烈市場競爭中掙扎了十多年,它曾經很成功,但這些年似乎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可以說是英國大零售商中抵抗力最薄弱的,眼下這場突如其來的信用危機,成了壓垮這匹瘦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他說。
1英鎊賤賣無果
糖果、玩具、童裝、家用物品和娛樂用品,以及貫穿記憶的情感紐帶,每周都為Woolworths帶來400萬光顧者,盡管近年來經營不善腹背受敵,Woolworths仍能創(chuàng)造17億英鎊的年營業(yè)額。
今年1月,Woolworths獲得巴克萊等三家金融機構的銀團貸款3.85億英鎊。7月,Woolworths發(fā)布預警,稱本財年僅可維持微弱的收支平衡。其上半年經營虧損7250萬英鎊。
到11月19日,公司周轉不濟,經營難以為繼,Woolworths曾試圖以1英鎊的價格將自己賣給專門收購重組財困公司的美國投資集團
Hilco,隨之附贈的是一筆高達3.85億英鎊的公司債務,一個巨大的工作人員養(yǎng)老金黑洞,以及600多名租賃了813家店的個體業(yè)主。但團貸銀行最終
行使了否決權,導致重組計劃流產。
Woolworths的連鎖店有三種類型,包括位于主要商業(yè)區(qū)和街區(qū)的大型商店,郊區(qū)零售店、小鎮(zhèn)傳統(tǒng)店鋪,共815家連鎖店。除此之
外,Woolworths還經營娛樂產業(yè),旗下擁有英國最大的家庭娛樂產品批發(fā)商E.UK,分銷英國市場1/4的影像制品;以及與BBC合資的音像出版集
團2 Entertain四成股權。
Woolworths百貨店系統(tǒng)共雇用了2.5萬員工,附屬的E.UK還有5000工作人員。
12月1日的最新消息是,英國創(chuàng)投公司Dragons' Den正參與制訂一項計劃,以拯救那些最有利可圖的商店,并試圖維護Woolworths品牌。
Woolworths的最大股東、地產業(yè)者Ardeshir Naghshineh也準備出價。
據透露,共有約十名潛在投標人對Woolworths的相當部分資產表示出興趣,包括英國連鎖超市Tesco、Sainsbury、Asda以及折扣連鎖店Poundland等,也都有意趁機接手Woolworths的一些核心商店。
德勤會計師事務所發(fā)言人稱相關談判在12月1日繼續(xù)展開。“我們正努力確保達成任何買賣業(yè)務,全部或部分,并維護工作崗位。”他在接受本報查詢時如是回復。
德勤在Woolworths停牌當天被任命為代管者,其被要求竭盡所能,以保護Woolworths的養(yǎng)老基金,并將商店營業(yè)時間盡可能維持到圣誕節(jié)期間。世界大戰(zhàn)中成就輝煌
和很多上了年紀的人一樣,今年79歲的Rosemary習慣稱Woolworths為“Woolies”。
|
她甚至記得一些特別場景,二戰(zhàn)期間的食物配給制年代,人們在Woolworths普利茅斯的店門口排長隊等待得到屬于自己的那份糖果。一些沒有
孩子的家庭,也會把自己分配到的糖果購物券送到店里,留給有孩子的家庭用。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Woolworths給人們留下了無數溫暖回憶。
Woolworths的締造者Frank斯時已是英美兩國家喻戶曉的名人。
1873年,農場男孩Frank
Woolworth成為紐約Watertown一家干貨店銷售助理。1879年,Woolworth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店在賓夕法尼亞州開張。他還廣泛動員
親戚朋友加入這個行列,并引入10美分價格的商品,著名的零售模式“Five and Ten”(一切商品售價5美分或10美分)由此誕生。
1909年,這位盎格魯撒克遜后裔在利物浦開設了英國的第一家店,把“5美分和10美分”改成“3便士和6便士”,經營童裝、洋雜用品、錫玩
具、樂譜、圣誕裝飾品、鍋碗瓢盆、文具和狩獵裝備,依靠大規(guī)模現金采購方式壓低成本,Woolworths的商品價格比英國其它店低得多,因而大受歡迎。
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時,Woolworths已經在英國擁有44家店。
二戰(zhàn)中,Woolworths成為英國人黑暗日子里的亮色。很多經歷過二戰(zhàn)的老人都記得,當年德軍密集轟炸導致一些商店頻頻受損,但
Woolworths的員工總能在“強烈的責任感”驅動下努力盡快重新開業(yè),穩(wěn)定民心,并以此發(fā)出明確的信息:藐視敵人。當競爭死對頭馬莎百貨遭遇火箭襲
擊, Woolworths不僅提供急救,還邀請他們分享自家店面、貯藏室。
待二戰(zhàn)結束,表現深明大義的Woolworths已經在英國人心目中建立起特殊地位,從那時起直到20世紀60年代,Woolworths步入發(fā)展高峰期,最多時擁有超過1000家商店。
零售業(yè)倒閉潮來襲
“可憐的老Woolies似乎是它自己最大的敵人,”前述英國零售商協會人士說,“消費者現在有太多選擇。在70和80年代,你去Woolies,可以買到你的家庭需要的一切;現在,超市提供一切,而且比Woolies價格更低或者質量更高。”
Woolworths開始遭受巨大沖擊走下坡路,是因為大型超市開始大量銷售非食品類日用商品,以及亞馬遜網站等新型圖書音樂零售商漸次出現。
年輕人都不喜歡Woolworths那看似雜亂的布局,“想想吧,干洗劑旁邊是餅干罐,書包旁邊擺日歷。”他們說,盡管這在老輩人看來也許正是它獨特魅力的一部分。
“Woolworths的確缺少對顧客的傾聽,了解他們想要什么。” Sabrina 承認道。公司高層認為自己的業(yè)務重心是“家庭和娛樂”,但僅有表述遠遠不夠。
盡管大部分原因可以歸咎于自家經營不善,但在英國商界看來,Woolworths事件發(fā)出非常危險的信號,預示著風暴中心已從銀行業(yè)轉移到零售業(yè)。“越來越多的公司可能面臨崩潰,現在暴露的僅僅是一座大冰山的一角。”
最新官方數據顯示,2008年三季度356家零售商破產,高于去年同期四成。圣誕后,更可能爆發(fā)零售業(yè)倒閉潮。
所有商業(yè)預測報告都眾口一詞,認為2009年將比2008年面臨更糟的零售商信貸緊縮,及不斷上升的失業(yè)率打壓銷售需求,城市商業(yè)街也將遭遇超市和購物網站前所未有的市場份額爭奪。
零售業(yè)界已顧不上抱怨為什么政府扶植一批資不抵債的銀行,卻對破產的零售商棄之不顧。在一場嚴重的衰退到來前,圣誕節(jié)銷售戰(zhàn)績更至關重要。
Nadia就發(fā)現,這個冬天她家里收到的各商家廣告冊是往年的三倍以上,而且一些從不在圣誕節(jié)前打折的商家,現在也紛紛推出幾天的短期折扣促銷,最低8折,高至5折甚至更多折扣,儼然BOXING DAY(圣誕節(jié)的次日,該天商品大打折)提前來臨。
不在圣誕節(jié)爆發(fā),就在圣誕節(jié)死亡。零售業(yè)者最希望賣掉的,大概是彌漫業(yè)界的霉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