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損商品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超市的費用及利潤,也是衡量一個零售連鎖企業管理水平的重要尺度。
那么殘損商品是指什么?首先,工作人員頭腦中要有明晰的概念,做到心中有數,工作起來才能得心應手。殘損商品按種類分為商品破損、短缺、質次、標識不全、變質、計量不足、超保質期、不能食用等;按流轉環節分為進賣場前(包括采購部下訂單、配送中心、超市內倉)和進賣場后(上架前和上架后)兩部分;按殘損程度分為可以退換和不可以退換,可以降價銷售和不可以降價銷售。
對于殘損商品各部門應協調處理,一般來講,殘損商品發生在哪道流轉環節,就由哪個部門負責管理。
采購部負責處理:
質次、假冒、偽劣;進配送中心當天內發現的破損、短缺、變質、超保質期、臨近保質期商品。對上述兩種商品負責退調、削價、報損處理。
配送中心負責處理:
商品送至賣場,驗收時發現的殘損、短缺、質次商品;儲存過程中發現的殘損和鄰近保質期商品;商品送至賣場內倉后3天之內發現質次、超報警線的商品。對以上3種商品負責退調和報損。
賣場店面負責解決:
直送商品流轉過程中的殘損商品;上架后的破損、短缺商品;上架前后,超保質期和變質商品;上架前后人為造成的破損和無使用價值商品;商品售后發現的變質或不能食用,不能使用商品。對以上五種商品負責退調、削價、報廢處理。
殘損商品處理有它的原則:
報轉殘損商品仍可使用或有使用價值的商品,經營管理后可以上架銷售的,應立即整理封口,繼續上架銷售,減少商品耗損;凡因質次、假冒偽劣,供貨商運輸造成破損、短缺或低于鄰近保質天數的商品,均應辦理退調;對不能退換的殘損商品,分別作削價處理或報廢處理
---------------------------------------------------
qq:395870181
[email protected]
http://blog.linkshop.com.cn/u/jet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