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假第一人王海代理消費者起訴杰士邦造假案 市民認為該品牌在國內注冊卻自稱英國品牌,上訴法院建議撤銷其注冊商標 打著進口品牌的“杰士邦”安全套被指是國貨。消費者張先生向記者爆料稱,經其調查,發現“杰士邦”品牌是武漢杰士邦衛生用品公司于1998年在國內注冊,并非其所宣傳的系英國進口品牌。就此,張先生認為杰士邦通過“創新”欺詐消費者,將武漢杰士邦衛生用品公司及經銷商廣州屈臣氏個人用品公司告上法庭,要求兩被告返還購貨款23元,并賠償23元損失,同時請求法院給工商部門以司法建議,撤銷“杰士邦”的商標。 據悉,該案由國內知名打假人王海和廣州職業打假人徐大江聯手代理,目前天河區法院已立案。 品牌由武漢公司持有 張先生訴稱,今年8月27日他以23元的價格購買了由屈臣氏中國地區總經銷的“杰士邦”極限超薄安全套一盒,其外包裝上注明:由JISSBON(UK)GLOBAL COMPANY LIMITED杰士邦(英國)全球有限公司授權,生產商為:SURETEX LIMITED(泰國)。其稱因看到涉案產品為進口產品才決定購買。 但購買涉案產品后,張先生上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的網站發現,“杰士邦”、“JISS-BON”并不是什么英國品牌,而是被告之一武漢杰士邦衛生用品公司于1998年4月20日申請注冊的中國商標。 張先生認為,既然是中國公司在中國注冊的商標,在中國市場銷售時包裝上應該標注是武漢杰士邦衛生用品有限公司授權某某生產才正確,而不應該標示JISSBON(UK)授權。就此,他認為武漢杰士邦衛生用品公司是采用“創新”手法欺詐消費者,讓消費者誤以為“杰士邦”、“JISSBON”是英國品牌。 被指設立“皮包公司” 為張先生代理該案的知名打假人王海告訴記者,經其調查了解,“杰士邦”、“JISSBON”這一品牌是由武漢杰士邦衛生用品公司于1998年在國內申請注冊并持有的,而JISSBON(UK)是2002年7月3日注冊的公司,其由一家香港公司幫助代理注冊。經過進一步調查后,王海發現,JISSBON(UK)股東系兩個中國人:顧冬梅和嚴煒各出資50%發起成立的,注冊資本僅為1000英鎊,而且這些年來納稅記錄都是零!就此,王海認為JISSBON(UK)是個空殼,也就是俗稱的“皮包公司”。 涉嫌制造假象欺騙消費者 而經登錄武漢工商行政管理局網站,王海意外檢索到從2003年起,武漢杰士邦衛生用品公司第一分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就是顧冬梅。就此,王海認為,武漢杰士邦公司以雇員顧冬梅的名義在英國設立“皮包公司”,進而從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騙得《進口醫療器械許可證》,然后故意將使用其“杰士邦”、“JISSBON”中國商標的安全套標示為JISSBON (UK)授權,制造英國品牌假象欺騙消費者。 王海告訴記者,經查,近兩年來,武漢杰士邦衛生用品公司的大部分股權已經轉讓給JISS-BON(UK),但這并不影響其為中國品牌的事實。 疑問 在英國不具備生產資格? 經檢索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王海發現“杰士邦”被登記為進口器械,注冊代理方和售后服務機構均為武漢杰士邦衛生用品公司,上面還罕見地注明了承產單位為SURETEX LIMITED,即一家泰國公司。2005年9月,該登記文件還出現了變更,注明生產廠商為JISSBON (UK)GLOBAL COMPANYLIMITED,生產國為英國,生產廠址在倫敦。 張先生認為,根據檢索結果,JISSBON (UK)才是登記的“杰士邦”安全套生產商,但承產單位又在泰國,JISSBON (UK)不是“杰士邦”安全套的生產者,為什么登記為生產商? 另外,根據我國《醫療器械注冊管理辦法》的規定,對境外醫療器械注冊申請明確要求得有“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資格證明”,也就是可以合法生產醫療器械的資格證明文件。王海認為,JISSBON(UK)并沒有獲得在英國合法生產醫療器械的資格,更沒有在英國生產過醫療器械,它是怎么以生產商身份拿到進口《醫療器械注冊證》的? 訴求 認為“崇洋媚外”請求撤銷商標 就此,王海等人認為,武漢杰士邦衛生用品公司把國貨宣傳成洋品牌,存在欺詐行為,而屈臣氏作為大型零售商有義務在進貨時查驗《商標證》等產品資料,明知“杰士邦”、“JISSBON”系中國商標而放任被告的欺詐行為亦有過錯。 根據我國消保法的規定,消費者有知道商品真實情況的權利,對于存在欺詐行為的,消費者有權索要雙倍賠償。同時,根據商標法的相關規定,王海等人認為,鑒于武漢杰士邦衛生用品公司故意隱瞞商標持有人身份,而且其一貫欺騙消費者,懇請法院向商標局發出司法建議,撤銷其“杰士邦”、“JISSBON”注冊商標。 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 --------------------------------------------------- 每天為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