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培奶粉全球“召回”風波不減國人網購熱潮 美國奶粉巨頭雅培近日宣布在美國、波多黎各等國家和地區召回Similac(喜康寶)品牌嬰兒配方奶粉。雅培表示,進入中國市場的產品全部來自新西蘭、歐洲和新加坡等地,不受召回影響�?墒牵@場國外市場的奶粉“召回風波”,卻并沒有讓不少中國媽媽們放下心來。中國市場未受“雅培”奶粉國際召回波及? 9月22日,美國雅培公司發表聲明,以產品可能受甲蟲污染為由,宣布召回部分Similac品牌的嬰兒奶粉。雅培表示,被召回的產品僅在美國、波多黎各以及加勒比海一些國家和地區銷售,召回數量大約為500萬罐。 9月23日,雅培(中國)發布公司發布公告稱,雅培在中國銷售的同類產品全都是來自于新西蘭、歐洲和新加坡等地,安全可靠,不在召回范圍之內。 據了解,雅培公司聲稱,“問題奶粉”未涉及中國市場。但事實上中國消費者通過網購等渠道購買的美國產品數量并不少。 更值得關注的是,美國消費者可隨時攜帶問題產品去經銷商處進行退貨或兌換,而中國消費者必須出示購買奶粉時的購物小票、嬰兒出生證明等信息,遭遇重重限制。而更多通過網購、代購等方式購買雅培奶粉的中國消費者,更是面臨投訴無門的窘境。 全球“召回”風波不減國民網購熱潮 雅培召回事件,讓本不平靜的中國奶粉市場再掀風波。近日來,在國內一些知名的親子論壇“北京媽媽網”“搖籃網”等論壇上,奶粉成了最為熱門的話題。國產奶粉頻亮紅燈讓很多中國媽媽“勒緊褲腰帶”給孩子購買進口奶粉,可“洋品牌”出問題,讓她們更加不安。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最新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最受歡迎的10大網絡代購物品中,奶粉僅次于化妝品,名列第二。公開資料顯示,“三聚氰胺”事件發生后,國產奶粉的市場份額迅速從50%下降到20%至30%左右,而外資品牌奶粉的市場份額卻迅猛增長到70%至80%,市場銷售前5名的位置已被洋奶粉牢牢占據。 就在雅培召回風波愈演愈烈之時,一家網店店主從國外攜帶317罐奶粉自廈門入境時,被海關查獲。記者在淘寶網等網上購物平臺,仍找到眾多雅培“美國直郵”“原裝進口”代購賣家,而且網上代購消費熱潮不減,不少賣家最近幾日仍頻頻成交,國內市場對進口奶粉的強勁需求不減。 中國消費者退貨難折射“網購”維權窘境 隨著互聯網交易日趨便捷,網購、國際代購等已成為中國消費者購買進口產品的重要渠道。但在海外產品召回等維權事件中,中國消費者卻頻頻遭遇困難。 貴州省消費者協會副秘書長楊曉玲說,海外代購的問題奶粉,只要有證據證明是被召回的產品,就理應在其責任范圍之內,但跨洋維權成本巨大,國內投訴電話難打,證明手續煩瑣等往往讓消費者不得不放棄維權。尤其是網購、海外代購等都可能存在證據不足等情況,真正能夠兌現賠償的難度很大。 記者采訪了一些代購網店店主,在雅培召回事件發生后,他們大多讓消費者撥打廠家電話,卻無法幫助消費者提供證明。 據了解,今年7月1日開始實施的《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管理暫行辦法》,規定通過網絡從事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的自然人,應當向提供網絡交易平臺服務的經營者提出申請,提交其姓名和地址等真實身份信息。網店實名制的推行,反映出目前網購存在的隱患。 楊曉玲說,某些網店主要通過逃稅漏稅的不明進貨渠道降低價格,而不是真正與原廠通過規模采購得到價格優惠,即使出現問題也不能依法尋求幫助或者得到賠償,消費者要找店主投訴也是無門。 貴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辦公室主任王志文說,國外奶粉進入中國,都應按照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在口岸進行嚴格的檢疫程序,只有檢疫合格,才能獲得進口食品衛生證明和檢驗檢疫標志,并進入全國各地市場銷售。沒有檢疫證明和備案證明的進口奶粉,是不允許在市場上銷售的。 “但是網購產品仍處在監管的盲區。”王志文說,由于網購的奶粉等產品都是通過走私或國際郵政快遞等方式進入中國市場,目前這部分產品難以檢疫,只能采取被動的后續監管方式。 專家警示消費者,部分網店賣家通常都是通過私人渠道代購,衛生質量和安全性無從保證,且一旦發生質量問題,消費者也無法從生產廠家處獲得任何幫助和保障。 楊曉玲說,消費者有選擇的權力,但不能盲目認為“進口比國產好”“越貴越好”。進口奶粉之所以貴,是因為要額外分擔運輸、異地開發市場等費用和關稅。奶粉等產品的質量僅靠肉眼很難辨別,只有選擇誠信度高、規模大的孕嬰童連鎖等正規渠道購買,才能獲得更可靠的質量保證。 雅培 奶粉 搜索更多相關帖子: 雅培 奶粉 --------------------------------------------------- 每天為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