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玲近況~轉帖
厲玲 杭州 銀泰 解百 元華 百貨 商場 搜索更多相關帖子: 厲玲 杭州 銀泰 解百 元華 百貨 商場
厲玲:1978年在臨安插隊時考入原杭州大學生物系,獲碩士學位后留校任教,其間曾赴美國做訪問學者兩年。1993年至1999年,任杭州大廈購物中心總經理。1999年至2004年,任浙江銀泰百貨有限公司總經理。2004年5月,辭去“銀泰”總經理職務,之后出任浙江電視臺“對話浙商——厲玲有約”欄目主持人。2005年4月,出版《我能——百貨女人厲玲手記》。2005年7月,出任深圳華潤萬象城總經理。2007年秋,出任北京華熙長安Mall總經理。2009年6月,回杭州出任解百高級顧問。 在杭州,厲玲的名字很響。十年間,采訪過她的記者有一個排。 電話通了。語氣、語速一如從前,短而快。記者情不自禁冒出了杭普話,“能和早報的讀者說說你的近況么?我們大家都很記掛你!” “好吧!”答應得很爽快。 厲玲說,“我和員工說,別說廢話。我連廢字都很少。”她就是這樣的風格,打電話如此,發短信更是簡短——“悉”、“謝”。女兒的同學不知道她的身份,但知道這個媽媽發的短信超像電報。 我領了退休證! 并不是退休不工作 在離開杭州5年之后,厲玲回到了杭州。請她出山的新東家是解百,杭州最老牌的百貨公司。而她的新身份,不再是職業經理人,而是一個陌生的詞——“高級顧問”。 “聽說你回來后,現在是半退休的狀態?”記者小心翼翼地問。 “我退休了,領了退休工人證的!”沒想到,退休并不是禁區話題。她朗聲跟我們說起了那天的趣聞,“杭州市規定領退休金要辦張統一的銀行卡的。我帶全了證件去的,辦證的人說‘身份證’,我拿過去。對方頭都不抬地退回來,說‘要本人’。我說我就是。他啊地叫了一聲。見過后生(杭州話,即顯得年輕)的,沒見過這么年輕的退休女工吧?” 陽光穿過玻璃射進來。我們感覺有些陌生,坐在對面的還是過去那個雷厲風行的商場女經理么,是那個在電視直播室里說“我能”的超人么?Oh my god!52歲的厲玲開始自嘲,開始做宅女。 “我2004年離開杭州,去年‘五一’回來的。回到杭州幾乎不出門。這五年多,很少在杭州,回來后就覺得陌生。感覺杭州變化挺大的,城市擴大了好多。” 記者納悶她為什么這么早退休?厲玲說:“我喜歡啊。我并不是退休不工作。實際上這張證對我并沒有變化,我就喜歡那感覺。為什么一定要55歲才退呢?” 而今,退休了的她仍然身兼兩家企業顧問身份,但她覺得很輕松,“我現在做顧問,我只負責建議!” 自從出任了解百的高級顧問,她定期不定期地要去解百開會(她的詞匯里,開會就是上班);另一家顧問的公司在北京,所以每個月還要飛北京。 “不忙,一點都不忙。我從來沒叫忙過,從來不焦慮。”回憶起12年的商戰生涯,厲玲依然那么認為,“偶爾叫忙是OK的。經常叫忙要么能力差,要么就是你承擔了太多事,應該要推掉一點。” 管好家,現在是我的主業 沒那么多責任,也有很多事做。依然要出差。但她周末會盡量留在家,管理家務。“家務是我的主業。我要安排、協調、管理一大家子。工作和家務有矛盾時,家務優先。” 曾經的百貨一姐現在的居家生活就如平常的杭州人,在社區周邊買買菜,在自家庭院種種花養養草。“整理院子是我的事。我常常在割草的時候感謝,感謝父母,感謝領導,感謝員工,甚至感謝我家的保姆。我好喜歡(這樣的生活)!” 用厲玲自己的話講,她是一個很忙得起來,也很空得下來的人。工作時她會自己給自己加壓,根本不需要人催她。 發現我們的話題又繞回了商業,她笑著說:“干嘛不采訪我的退休生活?肯定比商場要精彩。我可以談養生,談美食,談好多。別再讓我評點杭州的商圈、商業形態了,我都退休了。我的過往,你們也全都可以搜到。” 見百貨一姐,怎么可能不談商場?我們一提shopping mall,曾經她最想做的shopping mall,厲玲就不再拒絕。畢竟,2004年時,她就想在杭州做shopping mall。 今天,全國很多地方在做CBD大型都市體,厲玲則看好社區型購物中心。比如杭州城西的印象城,她給了一個“不錯”的評價,說它是一個最典型的社區中心。“因為城市越來越大,沒有人愿意把工作和生活都捆在市中心,離開工作圈,生活圈能留下更多人,社區型購物中心應運而生。它靈活,多變,能形成很好的客源。” 我是學遺傳的 相信很多是天性使然 “為什么把一個產品做好了,又會常常變換位置,給自己挑戰新的空間,是性格使然?” “為什么那么熱愛杭州,毅然離開做得很好的本土,去全然陌生的深圳發展?” “為什么有段時間你穿得比我還花俏?” 記者心頭凝結了無數個為什么,都被厲玲一一打回。答案和5年前接受采訪的時候沒什么兩樣: ——有些人的感覺很好,我就屬于對市場感覺很對的人。 ——因為有市場縫隙,所以我鉆了進來。 ——我對自己、對員工都很嚴格。他們心底應該是認同我的。 ——我不血拼(shopping),從不進特賣場,因為我很怕吵很怕吵。作為顧客,我不喜歡商場吵吵鬧鬧的環境;作為工作,我喜歡它的喧囂。 這些天,她正在讀大前研一先生的《低智商社會》,讀到會心處就哈哈一笑。“我是學遺傳工程的,相信很多是天性使然。后天的環境,你和誰在一起,也能影響到你。” 評價: 對電子一竅不通的她,看電視只用一個touch按鈕;手機就用最普通的諾基亞;也不玩IPAD,但是她認同五花八門,認同趨勢。紙質書有多大市場?即便如此,她依然力挺吳曉波在解百新元華圓了他的夢,開了“西湖邊最美麗書店”。惺惺相惜,有激情,有夢想,個性張揚,他們都是同類人。 --------------------------------------------------- 秋勁拒霜盛
峨冠錦羽雞
已知全五德
安逸勝鳧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