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帖]北京老百貨商場如今現狀觀察 “三不變”下適當改良
綜合資料 搜索更多相關帖子: 綜合資料
虎坊路百貨燈具柜臺后面,有一臺包著木板的舊箱子。發黃的面板上嵌著各種接口,這是一臺老式配電箱——一個50多年的“老古董”。張冬玲說,無論顧客買哪種接口的燈泡都要先給試試。節能燈泡、黃光燈泡、長燈管、啟輝器等都能試。“買盞小臺燈,售貨員也會跟顧客交代燈泡的最大瓦數,能不能用節能燈泡之類的注意事項。有的顧客需要買兩向轉三向的轉換器,售貨員就會勸阻顧客,因為沒有地線會發生危險。總是想在顧客的前頭,顧客就會感謝你,對你產生信任,下次還會來。信譽就是靠這些服務一點一點積累起來的。” 北京老市民張先生從十幾公里外的家專程騎車趕來,就為了買個1.5元的小卡口燈泡。他說,“知道這個商店東西很全,服務也好,遠一點也不介意。” ■ 老貨品 不少年輕人也愛來 友誼雪花膏3.5元一盒、蛤蜊油3元一個。在這些北京的老商場里,百雀羚、迷奇、片仔癀、上海女人等老國貨化妝品的商品非常全,價格也實惠。 近兩年來,進口化妝品頻頻被爆化學成分超標,不少人把目標轉向國貨化妝品。大方百貨商店化妝組組長鐘璇說,“奧運會以后,國人提倡國貨,商店的化妝品柜臺很火爆。很多年輕人也開始關注國貨化妝品。大方百貨商店的拳頭產品有片仔癀、迷奇,不少日本團游客經常會到這里來找這些產品。” “國貨化妝品的優點是潤膚效果好,從廠家直接進貨保真,我們把利潤盡量壓到最低,一直保持低價。”虎坊路百貨商店負責人自動麻將機遙控器張冬玲說,“不少年輕人也愛來這里買膠鞋、搪瓷茶缸、海魂衫。一雙質量好的回力鞋68元,穿在腳上雖然比有些大牌運動鞋分量重些,但穿的是個性是情懷。” ■ 觀察 老百貨未必要革命可適當做些改良 雖然很多老商場保持“三不變”,店面環境不變,銷售貨品不變,銷售人員不變,但在市場競爭壓力下,老商場也在悄悄改變。永安路百貨商場總經理喬燕雄說,“店里采取柜臺營業員承包制,讓售貨員自己組織貨源自己采銷。因為他們在銷售一線,最了解消費者需要什么,什么貨品賣得好,柜臺賺錢了,營業員的積極性也更高。” 永安路百貨商場擁有自己的老北京文化紙袋包裝,上面印了不少老北京方言:“妖蛾子”“轉腰子”“偏過了”“壞醋了”“不作情”……喬燕雄說,買老北京國貨,用這個袋子提著,再研究一下上面的方言,消費者覺得特別有意思,“做老北京文化紙袋,主要是想把老北京文化延續下去,賦予老商品新的意義。下一批新包裝袋想加些繁體文字元素在上面,小袋子也要求新求變。” 中國購物中心產業資訊中心主任郭增利認為,如果能把自己的消費客層服務好,尊重他們的消費習慣,這些百貨商店一樣可以生存得很好。因為有大量消費者認可老字號的品牌和服務,這些老百貨不需要革命,可以做適當改良。隨著經濟發展,一些老商場在社區中的地位和作用反而更突出,結合周邊情況做些改良是需要的,但并不是所有商場都要摒棄原來的風格風貌和經營習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