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店潮逼轉型 便利店開打“快餐”新牌
因毛利高且網購無法替代,重壓之下便利店紛紛加大“零售快餐”業務占比
人工、租金、原材料成本的不斷飆升正在成為一線城市便利店、大賣場持續擴張的最大攔路虎。繼多家知名超市面對租約到期、后續租賃無望的心痛結局之后,近期,關店潮再度席卷便利店,其中7-11、羅森、全家等外資大牌均難以幸免,廣州、上海等地接連爆出止損關店的消息。面對這輪慘淡的行情,南都記者調查發現,這些便利店企業開始另辟蹊徑,向“零售快餐”領域急速轉型。
核心商業區店鋪食品比例高達九成
今年,上海、廣東的7-11分別關閉了20多家便利店,而上海、重慶的羅森,好德和可的等中外品牌近日均傳出關店消息。
“店鋪選址的差異,對每個門店每平方米產出業績存在很大的影響�!币患冶憷晖卣谷耸肯蛴浾咄嘎�,該品牌便利店的內部標準是單店日營業額需達5000元才算及格,否則店鋪將很難生存。記者了解獲悉,以往便利店的租金在銷售總額中占據8%-10%的比重,但現在這一占比已經達到了25%-30%。這意味著,如果單店日均營業額少于最低生存門檻,除非具有戰略意義的門店,否則將陷入虧損困境。
為提高銷售業績,便利店企業紛紛嘗試高毛利商品,“零售快餐”開始成為各家便利店爭奪的新領域�!霸谌毡�,這樣的食品加工企業很多。他們一般利用中央廚房制作快餐成品,然后向便利店配送,形成一種‘零售快餐’的模式�!睆V東省流通業商會執行會長黃文杰表示。
柒-拾壹(中國)投資公司董事總經理井上富實夫之前向同行透露,北京7-11便利店的銷售額中,便當、好燉、包子等鮮熟商品銷售占比52.6%,加上牛奶、面包等日配商品占比60%,這些產品利潤率較高,可占整體利潤的66%。據井上富實夫透露,北京7-11便利店單店日均銷售額超過1.1萬元。這一水平,是國內同類型零售企業望塵莫及的。
“日雜商品雖然毛利高,但其周轉速度不快。便利店空間相當有限,如果不能實現銷售,就會導致虧損�!鄙鲜霰憷晖卣谷耸勘硎�,何況眼下網店銷售風生水起,這些日雜商品受網購沖擊嚴重。相對來說,網購的競爭很難擊中“零售快餐”,而這種產品周轉速度快,目前不少核心商業區的便利店食品占比已經高達90%以上。
廣東便利店打響集團資源戰
與其它城市相比,廣東消費者在外就餐的比例最高。為此,廣州便利店提供的熟食、飲品不僅種類豐富,在某種程度上堪比快餐店。不過“零售快餐”并不容易介入,目前全國規模最大的便利店東莞美宜佳便避開了這一經營范疇。
相對來說,介入這一領域的廣東便利店背后其投資方資本整合、集團軍作戰的模式也相當明顯。記者調查發現,廣東諸多便利店當中,各個品牌均有各家的拳頭產品。比如7-ELEV EN的咖哩魚蛋和車仔面具有高口碑,而O K的豆漿、即焗面包人氣一直很旺,而全家、喜市多則有自己的關東煮及獨家產品等。O K便利店也有自家品牌“好知味”。麻將機萬能遙控器www.tianxiangmj.com
由于背靠頂新集團這棵食品集團“大樹”,全家便利店的快餐基本由該集團旗下的上海頂鴻食品有限公司提供,而面包則是頂新自有品牌;方便面則是以康師傅品牌主打。7-11與喜市多的快餐供應商均為廣州塞倆目食品有限公司和深圳飯飯得。由于7-11母公司香港牛奶集團還擁有皇后餅屋,其面包為自有品牌和嘉頓的組合,而喜士多由于缺乏這方面資源,面包則是多個品牌的組合。
由此不難看出,“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各家便利店品牌快餐熟食的競爭,其實就是各家投資主體背后食品資源整合能力的競爭�!睆V東零售業資深人士黃華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