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元旦,雖然只是個3天的小長假,但我市各商家卻做了十分的努力,大家都希望新的一年迎來開門紅,但實際情況與預期相差甚遠。
各大商場促銷活動搞得轟轟烈烈,但商場的銷售額與去年同期相比,卻沒有明顯增長。
昨日,記者相繼走訪了新瑪特、新東風購物廣場、上海注冊公司讓胡路商場等多家商場后了解到,元旦期間,雖然超市的客流量和銷售額都較去年同期有所增長,但商場整體的客流量較去年同期減少兩成,總體銷售額只與去年同期持平。
買東西不用排長隊
每逢節日,資深購物達人小王都要去商場逛一逛,但每次她都為交款犯愁,因為排隊時間比購物時間還長,遇到人多時,排上一小時也是常有的事,但今年元旦讓她很意外。
元旦當天,小王到商場兒童區給女兒買保溫杯,代理注冊公司拿著營業員開的票到款臺去交款,發現前面只有兩個人,兩分鐘就輪到自己了。隨后,她又到樓下買衣服。一個小時后,當她拿著小票交款時,收銀臺前一個人也沒有,錢馬上就交上了。
不止這一家商場如此,1月2日晚上7點多,市民張麗到家附近的商場買衣服,在衣服區走了一圈,很多店里一個顧客也沒有。張麗表示,平時周六、周日這個時間段,顧客都比這個時候多。
多家商場的工作人員都表示,元旦期間客流量較去年同期相比減少兩成左右,成功交易筆數也隨之減少。
名品銷售遭遇寒流
據了解,因為平時黃金、名表等名品類商品的優惠力度比較小,遇到節日才會適當給出一些優惠,所以節日期間顧客都會很多。
今年雖然珠寶等名品類商品的優惠力度也不小,但咨詢的顧客不太多,掏錢購買的人就更少了。在我市一家大型商場,市民周女士介紹,由于女兒喜歡黃金的屬相飾品,因而她每年都會帶女兒去商場選購一個。
“以前在元旦期間來買黃金飾品,由于顧客比較多,營業員忙不過來,經常有被人冷落的感覺。今年卻不同,我和女兒相繼到多個黃金飾品專柜去看屬相飾品,營業員看到我們都特別熱情,因為顧客還沒有營業員多。”周女士說。
業內人士也表示,今年元旦期間,珠寶、名表、化妝品等商品的優惠力度也不小,但顧客比較少,根本就沒有達到預期銷售額。
只有超市顧客多
與商場的相對寧靜相比,元旦3天,各超市迎來了新年的開門紅。
“終于輪到我了,早知如此,就讓老公提前排隊。”唯美主邑小區的居民小劉,1月1日中午,和老公到超市買菜,排了一個小時的隊才交上款。
小劉說,元旦時,公公和婆婆來串門,她和老公商量多買些菜,把飯菜做得豐盛些。擔心剛開門時人會多,他們特意在中午來到超市,但他們卻失算了,人特別多。等她選購好商品,各個收款臺前都排上了長長的隊伍,將近一個小時才交上款。
元旦這幾天,超市成為我市各大商場顧客最為集中的區域。新瑪特、新東風購物廣場等各家商場相關負責人介紹,超市銷售的商品均為生活必需品,逢年過節、家庭聚會,都少不了買一些吃的、喝的、用的,客流量、銷售額必然直線上升,與平時相比均增長15%以上。
業內人士透露,1月1日、2日,超市日均銷售額在140萬元左右,與活動前相比增長了近一倍。
“冷冬”拉高冬裝銷量
元旦期間,服裝銷量還算說得過去。
1月2日,市民李雨去百貨大樓買棉服。“現在商場打折力度大,滿額還返券,這個時候買劃算。”李雨說。
據了解,從穿品的類別來看,正裝、時裝比運動休閑銷量好,羊毛衫、棉服、羽絨服等銷量都不錯。
“元旦期間,冬裝銷量不錯,較去年同期相比上漲10%左右。”新東風購物廣場營銷部張部長介紹說,由于天氣原因,保暖效果好的冬裝的銷量、銷售額有所上升。
另外,家電類商品從價格、折扣、返券、贈品等都給出了較大的優惠,銷量也不錯,冰箱、彩電、洗衣機依然占據銷量的前三位。
節日間隔長影響消費
據了解,我市各大商場針對元旦推出的促銷活動時間不同,普遍是從去年年底開始的,時間7天-10天不等。
據某商場的工作人員介紹,去年12月28日-31日,商場日均銷售額為700多萬元,1月1日開始增加,日均在1500萬元左右。
通過走訪,多家商場的工作人員表示元旦期間的銷售額與去年同期持平。
多家商場的相關負責人表示,春節和元旦間隔較長,是影響市民消費熱情的一個主要原因。
如果元旦和春節相差時間不長,很多人會選擇在元旦期間置辦春節所需的商品。可今年,元旦與春節相隔較遠,影響了商場客流。預計1月末將迎來銷售高峰。
另外,一些被商場稱為高端客戶的市民,因外出旅游、度假,又使商場的顧客被“分流”一部分。隨著人工成本、材料等價格上漲,商品的價格也被帶動走高,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市民消費。
---------------------------------------------------
公司注冊-
代理注冊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