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前更名,目前已有商家入駐
“我讀小學時就看到這座樓主體修建起來,修建了十多年終于要完工了”。望著披著深色玻璃幕墻的龍舟大廈(現名:天府國際),居住在成都九眼橋附近的程女士感慨地說。
一度長時間 “擱淺”的龍舟大廈,經過近20年漫長的修建,即將竣工華麗轉身。昨日,記者走訪了位于九眼橋的天府國際施工現場,主樓和副樓已基本施工完成,并已有一家銀行入駐并對外營業。業內人士表示,天府國際經過近20年的修建,當初的規劃和現在相比面臨一些不小的挑戰,大樓對外招商還需在營銷上有所創新。
周折——大樓修建耗時近20年
龍舟大廈位于成都九眼橋側,由主、附樓組成,主樓地上19層,高76.5米,總建筑面積共約5萬平方米。
錦江區牛市口街道辦相關負責人介紹,龍舟大廈從1994年開始動工,但因資金不足而擱置。2002年8月,成都公交集團公司和成都市公用事業房地產開發公司共同作為產權所有者,將該樓的土地使用權連同地上建筑以5800萬元轉讓給成都鑫五環實業投資有限公司。“為了重新盤活龍舟大廈,成都鑫五環實業投資公司還專門成立了龍舟大廈分公司。”上述相關負責人表示,但由于成都鑫五環公司沒有按照協議約定,在2003年底前將轉讓款付清,成都公交集團和公用事業房產向法院提出解除轉讓協議,收回“龍舟大廈”物業的所有權。
十幾年間,不斷受到債務糾紛等因素影響,導致資金鏈斷裂,龍舟大廈幾度停工、復工,成為成都市區最著名的爛尾樓之一。
2008年8月,一直停工的龍舟大廈再傳消息,已由成都中盛實業發展公司接手,并更名為“天府國際”,還將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4層,欲將其打造成配置各項設備的全新綜合性甲級寫字樓。“爛尾龍舟”曾一度因成都中盛實業發展公司的入駐再現生機,但意想不到的是,僅一年時間不到又再度轉手。2009年3月,成都中盛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將“天府國際”項目已過戶到成都展旗置業有限公司名下。
2009年4月,四度易手的龍舟大廈,在成都展旗置業有限公司接手后正式復工建設,投資金額為12589.98萬元,建設規模為57452.4平方米。截至目前,一直在順利地建設當中。
昨日,天府早報記者聯系到中盛實業發展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問及天府國際的建設、轉讓等相關情況,該負責人不愿發表過多評論。
現狀——營銷還需有所創新
昨日,天府早報記者在天府國際施工現場看到,寫字樓外圍雖然用藍色擋板圍住,但主樓和附樓已基本完工,主樓為地上23層和地下2層,而附樓為地上5層和地下1層。
據了解,天府國際將主樓1至6層作為商業用房,而7至23層則為辦公用房,主、附樓負一層、附樓部分一層為機動車庫,配有車位260余個。整棟寫字樓外側是中空玻璃幕墻,其主色調為黑色。
據現場建設工地負責人介紹,整棟樓已基本完成,正在施工的部分是寫字樓大廳和寫字樓外圍道路。目前整棟樓已經通了水電,但還是清水房,待商家入駐后自行裝修。
同時,某股份制銀行已入駐天府國際,占據主樓兩層,面積約1000平方米。據銀行工作人員稱,銀行去年9月就已裝修完畢,他們已經搬進來有幾個月,目前已對外營業。
四川省商業地產聯盟秘書長冉立春表示,天府國際經過近20年的修建,開發商將其打造成為甲級寫字樓,這雖然是好事,但依然面臨一些挑戰。“近20年前規劃的寫字樓,還是比較早的。比如,20年前寫字樓對車位的需求不能和現在相比。”另外,冉立春還表示,目前成都寫字樓比較多,競爭非常大,天府國際招商還需在營銷上有所創新。
(來源:天府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