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商集團駐玉山鎮“第一書記”傾力助建新農村
2013-01-30 (訪問量:10)
[字號:大 中 小]
自去年四月份被選派到臨沭縣玉山鎮后,魯商集團的三位“第一書記”一直牢記省委確定的“抓黨建、促脫貧”目標,深入實際做調研,幫助10個包扶村搞建設,為村里做了很多實事、好事,得到了群眾的認可和贊揚。
特色農業助民富
幫助任職村發展經濟、實現村強民富是“第一書記”的重要任務,三位“第一書記”到村任職后積極展開調研,幫助尋找致富路子。通過多方考察論證,依托所屬商業集團的優勢,引導任職村發展特色農業。
因地制宜,幫助陳林村發展大棚蔬菜200畝。陳林村本已有種植大棚蔬菜致富的先例,“第一書記”到村任職后,決定帶動其他村民實行規模化種植,發揮規模效應。在大棚建設技術方面,商定由本村致富能手對新建大棚提供技術指導。在資金支持方面,采取魯商集團無息借款和村民自籌相結合的方式,具體來說,農戶每建設一個大棚,魯商集團提供4萬元無息借款,農戶只需自己投入2萬元。在蔬菜銷路方面,“第一書記”充分利用集團優勢,與集團下屬銀座超市啟動“農超對接”,采用集中直采收購方式,長期批購基地蔬菜,免除了群眾的后顧之憂。目前,15個蔬菜大棚已建設完畢,長成的蔬菜春天即可上市,預計每棚蔬菜將為農戶增加收入3萬元以上。
獨辟蹊徑,在百久村引進中藥材種植。百久村地處丘陵、山區,山廣地薄,土地產出效益低,“第一書記”通過論證,引進太子參、貝母、金銀花等中藥材,在百久村試點種植,并聯系山東福瑞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展開合作開發。目前,農戶踴躍參與,經濟效益初現。
基礎設施惠民生
實施硬化亮化工程,改善任職村生產生活條件。“要想富,先修路”,“第一書記”爭取所屬魯商集團投資274萬元,幫助任職村新修道路37條,共計11公里,使村內交通條件得到明顯改善,極大方便了村民出行。針對很多村莊水渠年久失修,引水灌溉功能減弱,為解決農田的排水灌溉問題,“第一書記”幫助修建治理水渠3700余米。了解到村內主要街道的路燈損毀多半,村委無力更換,“第一書記”出資購買路燈200余盞分贈到各村,以改善農村道路夜間照明條件,保障村民夜間出行安全。
實施村衛生室改造項目,提高任職村醫療服務水平。鄉村衛生室條件簡陋,醫療設施不足,為了改善村民就醫環境,“第一書記”按照省規范化衛生室建設標準,對其中9個村衛生室進行重新裝修,購買醫療器械,配備各項衛生基礎設施,共計投資20余萬元。
配備文體娛樂設施,促進任職村文化建設。“第一書記”非常關心村民的文化娛樂生活,為村里秧歌隊送去了嶄新的鑼鼓家什、音響,為村里購買了健身器材、乒乓球桌,安裝了籃球架、建起了標準籃球場,這些極大地豐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黨員活動促黨建
“第一書記”始終堅持“以發展帶黨建,以黨建促發展”,在為幫包村謀取發展、改善民生的同時,不忘抓黨組織建設,密切黨群關系,提高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
宣講黨的十八大精神。“第一書記”與“大學生村官”組成十八大宣講小組,通過PPT演講、印發彩色宣傳折頁等形式,讓廣大黨員群眾更好地了解十八大,了解黨的強農富農惠農政策。始終保持與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組織召開黨員大會。臨近年底,廣大外出務工黨員陸續回村,“第一書記”在幫包村組織召開了全體黨員大會,征求黨員同志對支部一年來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共同研究村情,商討村莊發展大計。
走訪慰問老黨員。新春佳節將至,“第一書記”不忘建國前老黨員,專門去他們家中看望,為他們送上慰問品,送去節日的祝福,同時也送去了黨對他們的關懷。
心系村民送溫暖。剛進農歷臘月,“第一書記”就特意印了滿載祝福的精美掛歷,親自送到幫包村的5000余農戶手里。“第一書記”時刻掛念群眾冷暖,與村里的困難戶建立了長期幫扶關系,想方設法幫助他們解決困難,提高生活水平。(董書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