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買得否認出售 中國區業務去留成謎 在韓國零售巨頭易買得可能將目前中國區所有門店出售的消息傳出后,易買得中國區總裁羅定中首度向《第一財經日報》回應稱,中國區門店并無出售意向。但由于拓店人員較少,易買得近期開新店難度較大。
知情人士透露,韓方工作人員過半回國,正是易買得要在中國“收攤”的訊號之一,而此前號稱數年內要在華開設百家門店的計劃也已落空。
逾六成韓方人員回國
公開資料顯示,易買得1997年就進入中國市場,然而從1997年到2004年的7年間,其在華的新開店數字是“零”,一直到2004年才開出中國區第二家門店。
“這是有原因的,當時易買得在韓國本土遭遇家樂福、沃爾瑪和TESCO的搶灘,其首先要保衛韓國本土市場份額,因此花費大量精力去打‘韓國市場保衛戰’,在中國市場發展緩慢。”羅定中說。
對此,有業內人士稱,盡管本土市場受到威脅,但不至于7年間都不在海外市場發展,縱觀沃爾瑪、家樂福等品牌,其在本國市場都遭遇過其他品牌“入侵”,但并未因此放緩在華擴張。目前沃爾瑪在華已約380家門店,家樂福超過200家店,TESCO超過100家店,而早在1997年就入華的易買得目前在華僅16家店。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易買得中國區大量韓方工作人員已陸續回國。
“這是事實,我們最高峰時有59名韓方工作人員,目前還有約20人。”羅定中坦言。
以此計算,超過60%的易買得中國區韓方人員已回國。知情者表示,這是韓方預備“收攤”的先兆。因為韓國企業的工會非常厲害,為避免勞資糾紛,因此必須先將韓國人員調回韓國總部或做合理安排。
但羅定中給出另一番解釋,這是韓方本土化策略,即要深入一個市場必須大量使用本土人才,且韓方人員薪水較高,減少韓方人員也是控制成本之舉。
“羅定中表示今后要力拓中國市場,那么開發部人員就是最重要的,去年,易買得中國區開發部有部分人員離職,當時拓店人員已寥寥無幾,未來要如何發展?”知情人士表示。
易買得中國區開發部已離職的拓店人員也告訴記者,在她數月前離職時,負責拓店的人員在上海已僅剩1~2人。
“我們目前全國的開發部有35人,其中EXPANSION(拓展)人員2人。”羅定中表示。
眾多零售同業者分析,以一年開設15家新店計算,需要拓展人員至少15人,因為涉及前期調研、駐地發展和開店運作等,工作非常復雜,假如拓展人員僅2人,那幾乎難以開新店。
中國區門店出售迷局
公開資料顯示,2011年,天津泰達易買得超市有限公司虧損額達7237.59萬元。有研報指出,新華都早前收購的易買得門店預計年虧損額約1億元。部分供應商表示,易買得的銷貨情況較差。
“中國區業務目前的確虧損,但我們并無出售中國區所有門店的計劃。”但羅定中又表示,假如未來真有一家門店實在虧損到不行,而又有合適的接盤者,那么也不排除出售的可能。
對此,知情者透露,出售給新華都部分門店時,確有很多買家想全部收購易買得在華門店,但那時易買得對中國市場還抱有一線希望,希望能“斷臂止損”,但豈料之后也未盈利,故而改變想法。
盡管羅定中一再強調易買得不會放棄中國市場,但被問及今后在華新開店計劃時,其表示并無數字可說。
在業態方面,羅定中與知情者給出的信息一致——借力韓國新世界集團,今后大力在華拓展多業態綜合商業。
“與多年前相比,韓國本土零售市場目前走低,現正是需要大力拓展海外市場的時刻,所以中國和越南都是易買得今后的發展區域。”羅定中說。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作者:樂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