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萬科出現在北京崇文門商業金融地塊投標現場,讓現場一些人士感到“意外”。
然而,很快就有人把這與萬科近期一系列動作聯系在一起:1月24日,萬科在京發布了首個甲級寫字樓項目;1月9日,萬科集團商用地產管理部在北京成立。
當房企老大、一直專注于住宅的萬科開始低調提升商業地產戰略,引起的種種關注就不足為奇了。
服務住宅,一直是萬科給商業地產的劃線;而依托萬科龐大住宅開發的優勢,“商住聯動”也將成為萬科做商業地產最大的特點,分管商業地產部的萬科執行副總裁毛大慶說。
順應趨勢,完善產品線
1月9日成立商用地產管理部,一直被外界視為萬科將商業地產提升到集團戰略層面的標志事件。
雖然成立儀式很低調,但很多消息靈通人士還是捕捉到重要訊息,包括萬科總裁郁亮來京見證一個部門的成立。新部門由執行副總裁毛大慶分管,北京萬科商業發展部原總經理錢嘉擔任總經理。在北京萬科的辦公樓上,一片辟出的商用地產管理部辦公位也正虛席以待。
根據萬科后來對外披露的消息,新成立的商用地產管理部,將承擔整合萬科旗下各類商用資源,探索適合萬科未來發展的商業地產模式的職能。
而作為一種基礎性資源,萬科在各地的商業用地儲備不斷增加。有機構統計,截至去年12月初,萬科去年在全國拿下純商業用地達122萬平方米,占萬科所拿商業綜合用地總量的11%,同比倍增。類似戰略合作品牌等,萬科也在不斷積累中。
萬科也認為,中國城市發展已進入新階段,尤其特大城市的發展動力已經由單一的人口增長逐漸轉向城市功能和產業的升級,在用地供應上,體現為新項目中純住宅項目越來越少,商用物業比例不斷提升。在這一背景下,萬科發展商業地產也是順應城市發展的趨勢,滿足客戶需求,不斷完善自己的產品線。
以北京為例,包括郭公莊、舊宮、長陽以及昌平金域華府項目,都擁有大面積的商業配套,這也使毛大慶有信心,未來3年每年在京開一個大體量的綜合體。
堅持服務住宅定位
1月21日,萬科就B轉H舉行媒體溝通會,萬科的商業地產不免也成為媒體關注的問題。郁亮依然出言謹慎,重申對商業的定位都是為做好住宅而做商業,同時萬科依然警惕個別城市出現的商業地產發展過快的勢頭,對商業地產發展依然有保留。
作為分管領導,毛大慶曾供職凱德置地,擁有豐富商業運營經驗的背景,也往往引發萬科在商業地產戰略上的聯想。不過毛大慶對記者表示,萬科做商業就是服務住宅,萬科有萬科的企業邏輯,堅持建有人住的好房子,就需要商業配套。
2011-2012年間,萬科在上海、深圳、北京等地開業“第五食堂”,就是直接服務社區的配套商業。毛大慶還透露,作為一種鄰里型商業,北京公園5號新五街商街發展也不錯。
從全國范圍看,萬科各地已經出現了萬科廣場萬科大廈、萬科紅、萬科2049等品牌線,錢嘉去年也曾對記者表示,萬科在舊宮朗潤園、長陽等區域的商業,處于非城市中心區,與大型居住區共生,實質上也形成了住宅配套商業的產品線。
與此同時,本著“和城市同步發展”的原則,萬科也在開發一些區域中心型城市綜合體。2013年-2014年間,萬科陸續將有一批社區商業和區域購物中心正式開業,包括北京金隅萬科廣場、深圳九州萬科廣場、無錫萬科運河外灘、東莞松湖萬科生活廣場等項目。
對于各地在商業地產方面的嘗試成果,毛大慶認為要在今年下半年、明年上半年才能看清楚。
而在業內人士看來,從業態類型到持有模式包括和金融的對接等,萬科的嘗試一定是多樣的。
(來源: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