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以來,洛陽市商貿業步入快速發展時期,如今漫步城市和鄉村,大小商場、超市林立,極大地方便了群眾購物,提升了城市品位,繁榮了城鄉經濟。
城鄉商貿“遍地花”
蛇年春節,年味正濃。不管在鄉村還是城市,處處洋溢著商貿繁榮的喜人景象。
在欒川縣獅子廟鎮中心的“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農家店,購物的人熙熙攘攘,鄰近村民正在采購年貨。“以往買年貨都要坐車到欒川縣城,如今鎮上超市一開,我們在家門口都能買到上檔次的年貨。”正在購物的村民張曉說。
在市區,以沃爾瑪、家樂福、丹尼斯、王府井百貨、大連萬達、紅星美凱龍、永輝超市等為代表的一批國內外知名流通企業相繼進駐洛陽,有力推動洛陽市商貿業向高水平、現代化發展,提高了消費市場的輻射力和影響力。
商圈處處“迷人眼”
城市商圈數量日漸增多,范圍迅速擴大,是洛陽市商貿業大發展的一種表現。
曾經,洛陽市民有個習慣,購物最向往百貨樓。市百貨大樓作為最早的商圈中心,獨領風騷。如今一些新興商圈后來者居上,各領風騷,各具特色。
其中,以王府井百貨、新都匯購物廣場組成的商圈,以南昌路丹尼斯百貨和萬達百貨組成的商圈,以上海市場為中心的商圈等表現尤為搶眼。在洛陽新區,政和路丹尼斯、大張盛德美的商圈已具雛形。
市商務局負責人介紹,城市商圈的多少、規模的大小代表著一個城市商貿業發展的水平,而商圈的形成離不開政府的合理規劃。早在2011年,洛陽市就出臺了《洛陽市中心城區商業網點規劃(2011—2020)》,主要對市中心城區市級和區級商業中心、社區商業網點、大中型商業零售網點、商業街、大型商品交易市場及農貿市場、商貿物流進行規劃。
對商圈的日常管理也是政府的一項日常工作。在市商務局,有專門負責市場運行調節、市場運行監管的科室,為我市商貿業的健康發展把脈。
商貿業品質“待成長”
雖然洛陽市商貿業取得長足發展,但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傳統商貿業所占比重較大,經營分散,消費模式較為單一。另外,市民消費水平也有待提升。
洛陽市地處中西部“橋頭堡”,承東啟西,有著獨特的區位優勢,發展商貿業條件得天獨厚。有人提出,洛陽市應重視商貿業發展,著力推進老商圈的改造與提升,加強對新商圈的建設與培育;培育龍頭商貿企業,減輕中小商貿企業負擔,促進商企發展;不斷完善配套設施,規范市場秩序,提高商貿業運行質量。
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洛陽市要加快城市商貿流通體系建設,實施投資額3000萬元以上、建筑面積5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城市商貿項目15個,完成建筑面積不低于20萬平方米,投資額不低于10億元。同時,加快農村商貿流通體系建設,深入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今年要建成2500平方米以上的鄉鎮商業中心2個至3個,鄉、村級直營店不少于20個。
(來源:洛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