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達商業地產收入首超千億元
2020年非地產收入將超一半文化旅游為主體

2012年萬達商業地產收入1097億元,完成計劃的113%,同比增長15.1%。這是萬達商業地產業務首次突破千億規模。同時,去年實現收入1416.8億元,完成年計劃的122%,同比增長34.8%。
去年萬達非房地產收入占比超過30%,“今后這個比重會越來越大”,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在剛剛結束的工作總結年會上稱,到2020年萬達非房地產收入將超過一半,屆時萬達將不再是房地產為主的企業,而是以文化旅游為主體。
全球規模第二
數據顯示,萬達集團去年新組織開業17個萬達廣場、1個萬達中心,新增持有物業318.7萬平方米;租金收入52.07億元,同比增長50.5%。酒店建設公司新竣工開業12家五星和超五星級酒店,酒店管理公司收入28.04億元,完成計劃的100.1%,同比增長76.2%。
萬達曾在2010年提出的5年中期目標中,將2015年的發展目標定在了企業資產達3000億元,收入達2000億元,當時萬達年收入僅有740億元。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看起來并不容易實現的計劃卻提前兩年變為現實。
“目前萬達累計持有物業1290萬平方米,已提前成為全球規模第二的不動產企業�!睂τ�2013年的發展目標,王健林將其設定在3500億資產規模,并指出,按目前發展勢頭,原來萬達計劃2015年成為全球最大的不動產企業將很有可能提前一年實現。
做大文化旅游
雖然商業地產收入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不過作為萬達核心企業,其增長率低于企業整體增長率,這說明萬達收入的增長更多來自非地產業務,“這是很可喜的現象”,王健林表示。
2012年,萬達文化和旅游產業均邁上了新的臺階。去年10月,萬達旗下的文化集團拿到執照,注冊資金50億元,資產310億元,成為中國最大的文化企業。據悉,2012年文化產業收入占集團年收入的14.6%,已成為萬達的支柱產業。“文化產業沒有天花板”,萬達文化集團計劃2016年收入400億元,進入世界文化企業前20名。
萬達旅游項目在2012年也取得重大進展,長白山國際度假區開業、西雙版納項目和大連金石項目開工。今年,萬達提出明確發展目標,繼續做大文化以及旅游產業。
萬達商業地產已經非常成功,為什么還要轉型做文化旅游?王健林指出,主要有三點原因:一是中國出現新的消費升級趨勢;二是國家產業政策扶持;三是為萬達今后二十年儲備核心競爭力。
加速跨國發展
2012年,萬達還成功并購了全球排名第二的美國AMC影院公司,萬達提出幾年的跨國發展在2012年得以實現。
“并購AMC使萬達產生更高追求,萬達的目標是到2020年,占世界電影市場的份額力爭達到20%”。王健林透露,如果實現,萬達在全球就擁有相當話語權,盈利點就不僅是門票和賣品,還會產生其它邊際效應。要實現這一目標,光靠自己每年幾百塊屏幕的發展速度肯定不行,必須在自身發展的基礎上進行并購。
對AMC的成功并購,大幅提高了萬達的國際影響力。據王健林透露,并購引發了很多國家政府、企業上門尋求與萬達合作,“我們先后收到十幾個國家的政府部門、幾十家外國大公司發來的信函,希望萬達去投資或者并購,現在已有兩個國家的項目進入實質性談判階段。此外多家投行主動向萬達推薦海外并購項目,信息量的擴大也許就是機會�!�
重心轉向運營
“萬達越發展,持有物業越多,越意味著工作重心必須轉變”,王健林坦言,去年一年,萬達獲得的成績巨大,但問題也不少。
他表示,從今年開始,萬達的工作重心將轉向運營。全集團必須轉變觀念,要從開發思維變成經營思維,從房地產商思維變成商業運營、文化旅游企業的思維。
萬達去年非房地產收入超過30%,今后這個比重會越來越大。到2020年萬達非房地產收入將超過一半,屆時萬達將不再是房地產為主的企業,而是文化旅游為主的企業,所以運營思路要順應變化,提前轉變。
在發展電子商務方面,萬達已正式成立電子商務公司,經過半年研究,已經基本找到方向。萬達電子商務要線上線下結合,打造智能廣場,在世界大型商業企業中,首創采用“O2O”電商模式。王健林表示,智能廣場也可以說是第四代萬達廣場,“現在手機應用越來越廣泛,移動互聯越來越強,萬達要朝這個方向走。萬達電商做出來的東西,一定要和現有電商模式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