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福建日報廈門觀察3月6日訊(記者
謝嘉晟)3月1日起,名匯廣場再一次大規模變陣,新的管理團隊狐貍城國際名品折扣中心將代替天虹商場成為主力店。在新團隊的規劃中,名匯廣場還將更名為環球奧食卡城,構建一個集吃喝玩樂于一體的商城。與以往不同,此次變陣隨著新團隊的入駐,名匯廣場也易主了,目前,交易正在進行中。
然而,名匯廣場的尷尬也許只是廈門中山商圈幾大商城的一個縮影,體量上超過名匯廣場的南中廣場也同樣面臨窘境,新一輪的調整啟動在即。
在廈門業界看來,整個中山商圈其實就是一個超級商城,商城內的成員要生存得好,就需要統一規劃、各司其職。在廈門城市面臨轉型升級的情況下,這個最古老的廈門商圈同樣需要推陳出新。
第三次變陣
狐貍城代替天虹成主力
3月1日,狐貍城國際名品折扣中心代替天虹商場亮相廈門中山商圈的名匯廣場。在名匯廣場的入口處,所有天虹商場的標志均已被替下。
貼在入口處的海報顯示,名匯廣場系廈門明升集團所開發,天虹商場是廈門明升集團的一個加盟店,但雙方合作關系已于2月28日終止,從3月1日起,新的合作伙伴繼續經營名匯百貨商場。
網絡公開資料顯示,名匯廣場占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10萬平方米,其中商城面積約6萬平方米。天虹商場于2008年6月與明升集團簽約,雙方合作至今已有四年多時間,這也是天虹商場當時在福建地區簽約的第一個加盟店,經營面積約2萬平方米。
狐貍城國際名品折扣中心就是海報所指的新合作伙伴,但更多信息表明,環球奧食卡城其實才是名匯廣場的新管家,狐貍城是環球奧食卡城引入代替天虹角色的主力店。
記者了解到,環球奧食卡商業管理集團隸屬于上海活網集團,活網集團是一家集房地產開發、銷售、經營和管理于一體的外資企業。一年前,活網集團與明升集團開始接洽,去年年中,雙方正式簽約,活網集團全面接盤明升集團的名匯廣場,這宗資產涉及的交易金額約為“數十億元”。目前,雙方交易手續還在辦理當中。
對于資產受讓一事,環球奧食卡商業管理集團董事總經理劉燦祥在接受采訪時沒有做出正面回應。不過,他透露,未來的名匯廣場將更名為環球奧食卡城,構建一個集吃喝玩樂于一體的大型商城,將于6月正式啟動招商。
按照定位,頂替天虹商場狐貍城現有的經營面積在2萬平方米左右,但在未來還將增加到3萬平方米左右,占到整個名匯廣場的大約一半,主營國際一、二線品牌的打折商品,月底正式開業。
數易主力店
銅鑼灣天虹難成救世主
狐貍城國際名品折扣中心代替天虹商場入駐,這已是名匯廣場的第三次變陣。
早在名匯廣場交付使用之前的2005年,銅鑼灣百貨就作為首家主力店引入,當時的銅鑼灣百貨被寄予厚望,名匯廣場一度命名為“名匯銅鑼灣廣場”。然而,彼時這個曾被業界譽為“SHOPPINGMALL中國第一品牌”的銅鑼灣已是千瘡百孔,在全國各地的30多個連鎖店已經危機四伏。
銅鑼灣百貨對商城的牽引作用只是曇花一現,“名匯銅鑼灣廣場”存在了半年左右時間后,在其他分店出現的拖欠供應商貨款現象也蔓延到了名匯。2007年9月,由于供應商屢屢退場,名匯銅鑼灣百貨無奈關門。主力店的關門推倒了名匯廣場的多米諾骨牌,隨后,已進駐名匯廣場的商家陸續拉閘關門。
經此一劫的名匯廣場在重新引入主力店上變得格外謹慎。經過多方權衡,2008年6月,名匯廣場簽約天虹商場,不過,雙方合作關系屬于加盟。因此,廈門業界認為,加盟模式表明天虹商場當初顯然也不看好名匯廣場。
四年多的苦心經營,天虹商場還是沒能成為名匯廣場的救世主。記者近日在名匯廣場采訪時看到,上下五層的名匯廣場除了中山路一側屈指可數的幾家店鋪還聚攏了一些人氣外,已近中午時分的商場內還是顯得十分冷清,位于內場五樓的金逸電影城似乎碩果僅存。去年開業的皇朝古玩城,基本上人去樓空,蘭兮閣工藝品店是僅有的幾家堅守者之一,經營者余兆金抱怨說:“商城這樣冷清的日子何日是個頭。”
與之前不同的是,名匯廣場的此次變陣不只是管理團隊的更換,連東家也易主了。但狐貍城能否帶動環球奧食卡城,新東家能否拯救環球奧食卡城,現下定論為時尚早。
尷尬不只名匯
專家建議統一商圈規劃
在廈門中山商圈,以中山路老街為軸的一平方公里范圍內,就有中華城、南中廣場、名匯廣場和老虎城四大商城,營業面積分別約為12萬平方米、7萬平方米、
6萬平方米和3萬平方米。
名匯廣場還在探尋走出困境之策,南中廣場又陷尷尬。現在的南中廣場除了酒店餐飲娛樂部分經營狀況稍好,在百貨部分,一樓人氣有限,二樓很多店面在轉讓中,三樓以上目前并未對外開放。
熟悉南中廣場的人士稱,奧特萊斯品牌管理團隊進場經營三年多后,由于未能達到預期目標,現在已被清理出局。4月份,南中廣場將進行新一輪的調整。
據廈門業界透露,最初定位高端的老虎城,經過幾次調整“徹底放下身段”,定位年輕化后,情形始現好轉。中華城的一炮走紅,同屬廈門免稅商場嫡系的美歲百貨功不可沒,但商城的最終走向,現在仍在持續調整中。
在業界看來,名匯廣場的再次變陣固然與開發商只顧賣鋪、“管理不專業”有關,但中山商圈內幾大商城彼此之間缺乏互補性的定位,才是問題的關鍵。
廈門市百貨同業商會會長黃福興和環球奧食卡城的劉燦祥都不約而同地談到了中山商圈的規劃定位問題。黃福興認為,現在中山商圈不再局限于一條街,整個商圈相當于一個超級商城,主管部門有必要對整個商圈重新進行規劃定位,讓商圈內的不同商家都能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間。作為廈門最老的商圈,兼具文化底蘊的同時,還應在提升商圈的檔次上下功夫,而提升商圈檔次,停車問題必須解決,這可以通過對整個商圈內的停車位統一進行調配,做到車輛易達、客人方便。
事實上,中山商圈所在地思明區政府一直在為改善商圈的軟硬件設施,以及滿足商家多樣化需求,適應商圈的因時變化而努力。就在2月28日下午,中華街道辦還組織了涵蓋中山商圈主要商戶的協調會,意在順應商家需求,讓各方為共同繁榮中山商圈獻計獻策。
對于名匯廣場乃至廈門中山商圈存在的問題,廈門大學經濟學院經濟研究所博士、副教授劉根榮也表示,中山商圈經營業態和經營模式缺乏創新,一成不變的經營業態與經營模式已難以吸引現代消費者;其次,中山路商業租金成本偏高,導致許多消費者感覺商品價格偏高、不實惠。三是公共設施短缺,沒有配套的大型停車庫;四是新商業街區的興起分流了客源。
劉根榮認為,從商家層面來看,必須創新經營模式與管理模式,提高服務質量,創造出自己獨有的商業文化。從政府層面來看,則必須進一步改善中山路的公共設施與市場環境,同時引導“品牌化、高端化、特色化”的商家經營模式,鼓勵世界品牌入駐,致力于將中山路打造成具有廈門文化特色的現代商業街區。
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