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凍肉
凍肉,有的地方又叫皮凍,制作起來不太費事,就是費功夫,有足夠的豬皮,用火煮到一定程度,放涼凝固,吃的時候,切成塊,看起來是晶瑩剔透,吃起來很筋道,一般人喜歡蘸些蒜或者其它調料,對于喜歡喝的人來說,是一道不錯的下酒菜。
肉皮經過沉淀后都沉到了底下,制作好的凍肉,一半是肉皮,一半是膠狀的晶體,涇渭分明。
從記事起,到了冬季,我母親就把豬肉皮積攢起來,用口袋裝好掛在窗戶外邊,經過天然“大冰箱”的冷凍,待積攢多了就做上一盆子凍肉,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能吃上凍肉算得是美味佳肴。
我從小就吃不了肥肉,就連餃子餡里的肥肉我都能吃出來它的味道,隨即就是嘔吐,肉皮對我來說是一樣的。母親知道我的這個毛病,在家里做肉食時,盡可能地,將肥瘦分得很干凈,怕引起我的反映。在吃凍肉時,她就將有肉皮的那一面咬掉吃了,再把另一半晶體的給我,但凡家里吃凍肉母親都是如此,像似她的工作程序。
后來入伍,部隊也做凍肉,我從不動一筷子,因為,另外一半扔了可惜。在外面應酬或者與朋友聚會,當有凍肉時,我同樣不吃,有朋友知道我吃不了肉皮,讓我吃一半扔一半,我只是表示謝意。
母親已經古稀之年,雖然我吃不了肉皮,可還是愛吃母親做的凍肉,每當家里有凍肉時,母親依然咬掉一半給我另一半,還時不時地嘮叨道:“外面又吃不上,想吃了回家來,媽給你做!”
母親的點點滴滴使兒子長大,兒子的點點滴滴母親一生都記在心里,這種溫暖時時滲透兒子的心靈,倍感溫馨,倍感母愛的厚重博大,因有母愛,我嘗到了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