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高端百貨店加速建設 大品牌成搶手貨 沃爾瑪陷入關店潮?近日,零售巨頭沃爾瑪即將關閉深圳、無錫、上海部分門店的消息發酵成了外資商企關店風波,也引發眾人對島城商業布局的關注。去年開始,我市商業企業擴張速度明顯放緩,唱主角的主要是“外來戶”。根據最近發布的《2013年青島市區商業網點建設導向意見》,市南前海時尚都市商貿區仍致力于打造我市核心高端品牌、時尚消費集聚地。但全國范圍內奢侈品熱出現退燒跡象,未來高端百貨店競爭將加劇。
外資商企頻頻關店
繼2012年放慢擴張步伐后,零售巨頭沃爾瑪開始對中國現有門店進行規模化調整。沃爾瑪中國方面證實,4月份,深圳園嶺店、無錫紅星路店以及上海閔行店均將關閉調整。數據顯示,2012年,沃爾瑪新開門店為30家,而之前兩年為40家左右;同時,沃爾瑪還關閉了4家門店。
關店的消息很快“發酵”成了關店潮。隨后,沃爾瑪中國公共人士做出澄清,“沃爾瑪在中國發展不但不會停止,更不會放緩,未來3年開設100家門店的承諾沒有改變。”不過,作為零售巨頭,沃爾瑪的市場舉動往往被賦予更多意義。業內普遍認為,零售商正在經歷著一場嚴峻的考驗。
記者了解到,金融危機以來,多家外資商業企業放緩擴張,以致于傳出了關店甚至退出中國傳言。家樂福、TESCO樂購都紛紛中槍。不過,“擴張放緩”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以青島為例,TESCO樂購在人民路店開張后,其他曾計劃的兩家門店均遲遲沒有進展。
內資商企逆勢擴張
在青島市場上,外資商業的擴張也在近年來大幅放緩。去年,除了麥德龍新店落戶開發區、樂天瑪特新開山東路店外,鮮有其他新投入運營項目。同樣,本土商業企業發展速度在經歷過前幾年突飛猛進后開始降速。除了維客、利客來新開業1-2家門店外,其他商業企業普遍靜悄悄。
與此相對,外來內資商業的發展卻逆勢而上成為一道風景。以央企華潤旗下的超市連鎖華潤萬家為例,2010開始謀劃進入青島以來,短短2年時間內,在青島已經開出了5家門店,今年還將在膠州新開一家萬平方米新門店。“2010年堪稱華潤品牌的山東年,從這一年起,華潤品牌全線進入山東。”華潤萬家山東區域有關負責人張曉豐告訴記者,華潤萬家的擴張屬于戰略擴張,只要選定的區域就會強勢推進,不計成本。2010年來,在山東區域已經建成6家門店,5家在青島,1家在濟南。2013年還會新開3家門店,其中1家在青島膠州,另外兩家在濟南。他告訴記者,華潤萬家在山東區域計劃布局25家左右的門店,目前還在進一步推進。記者采訪了解到,由華潤萬家在青島的擴張可看出這家企業的風格:在李村商圈,僅僅幾公里的范圍內,就接連開出了3家門店。
此外,大舉進入山東的還有國內商業巨頭銀泰商業集團。上周,淄博銀泰城主力店簽約儀式在濟南舉行,宣告銀泰集團山東第一店即將起航。據介紹,淄博銀泰城是銀泰商業集團全國戰略布局在山東地區發展的首個大型商業項目,項目建筑規模達25.6萬平方米,其開發規模在魯中地區首屈一指。
高端百貨店加速建設
近年來,島城商業一個無法回避的關鍵詞就是“高端商業”。隨著,奢侈品消費前幾年的大熱,高端百貨店的規劃和建設紛紛進入快車道。除了已有的海信廣場、陽光百貨外,華潤萬象城、銀座等項目都在建設當中,計劃在近兩年開業。
根據近期發布的《2013年青島市區商業網點建設導向意見》,在商貿集聚區建設方面,“高端”仍是一個關鍵詞:今年我市將按照市政府“千萬平米”商貿區建設要求,圍繞七大商貿集聚區的規劃建設,重點加快能快速提升商圈輻射能級的購物中心、綜合超市、大型專業店和品牌折扣店等業態引進,培育打造城市核心高端商圈。尤其在“市南前海時尚都市商貿區”,結合華潤中心、泛海國際、銀座中心以及綠城等項目建設,可分別配置購物中心、百貨店以及大型綜合超市,引進國內外知名品牌,打造我市核心高端品牌、時尚消費集聚地。
記者查閱信息了解到,目前推進中的高端百貨項目可謂遍地開花:海信廣場已經啟動二期擴建,欲“再造”一個地上三層、地下四層的商業建筑,計劃在2014年建成;同樣是2014年,號稱中國最大萬象城的華潤萬象城也將在青開門納客,總面積達45萬平方米。此外,香港路銀座中心等也在建設當中。
奢侈品大牌成搶手貨
不過,與高端項目建設熱相比,近兩年來在中國市場風生水起的奢侈品大牌正在遭遇“寒冬”。近日,繼LV表示不會在中國二三線城市繼續開店后,有消息稱GUCCI也宣布放緩在中國的發展計劃。與此同時,英國老牌博柏利(Burberry)、世界三大奢侈品集團之一的歷峰(Richemont)都聲稱要放緩在中國的擴張。銷售業績的疲軟自然是其放緩擴張計劃不可忽視的原因。業內人士分析,在此市場環境下,未來島城高端百貨店之間將不可避免競爭加劇,甚至上演品牌“爭奪戰”。
“一線奢侈品牌在青島這種二線城市的門店數量是有控制的,一般都是一個店。因此這些高端商業項目如果不調整定位,勢必面臨激烈競爭。”
資深業內人士曹先生表示,眾所周知,2008年海信廣場開業前,青島唯一的GUCCI專賣店在陽光百貨,海信開業也引進了這個品牌。果然此后不久,陽光百貨的GUCCI關門退出。業內人士認為,在“二線城市只開一店”、奢侈品牌放緩擴張的兩個前提下,未來島城高端百貨店引進一線奢侈品牌必將難度加大。“為引進強勢的奢侈品牌,多數百貨店會采取讓步措施,比如減免房租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商業人士表示,目前“品牌爭奪戰”已經在幾家已有和在建項目間開火,爭奪重點就是一線大品牌,此外還有部分二線品牌。
(青島早報 記者 劉文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