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百貨業嘗試新路徑 新型百貨是未來方向 成都是西部重鎮,匯聚著多家實力雄厚的百貨公司,競爭歷來都很激烈,百貨行業也不例外。
“去年生意的確不咋好做,勉強跟前年持平吧。”一位在鹽市口EGO潮流廣場從事服裝零售的張小姐在接受筆者采訪時表示。而張小姐的遭遇正是去年成都零售市場整體表現的一個縮影。
由成都零售商協會和成都理工大學商學院共同發布的《2012年成都零售業運行報告》近日出爐。報告顯示2012年成都消費品市場增速比上年有所減緩,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17.7億元,同比增長16.0%,高于全國增速1.7個百分點,但比上年增速回落2.4個百分點。剔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13.0%,與上年實際增長率持平。
電商沖擊百貨
銷售增幅放緩,門店數量增多。截至2012年底,成都市有百貨商場20家。2012年成都百貨行業銷售增長速度放緩,第一季度同比增幅8.3%,第二季度同比增幅5.1%,第三季度同比增幅則下降為1.1%。
2012年成都市新開尚泰百貨、天虹百貨和萬達百貨。來自泰國的尚泰百貨定位中高端,坐落于城東萬象城購物廣場內。來自于深圳的國有控股企業天虹百貨也定位中高端,開于城南奧克斯購物廣場。萬千百貨更名為萬達百貨,并在城北萬達購物廣場開出時尚新店。同年,也發生了兩起百貨關店現象,其中開業不到1年的廣百百貨退出了熊貓城,成商集團也關閉了連續虧損的清江店。
傳統百貨發展電子商務。2012年,電子商務發展迅猛,“雙11網購狂歡節”,支付寶總銷售額達到191億元,相當于成商集團、王府井百貨、國美電器等成都12家重點零售企業20多個黃金周的銷售額。成都市電子商務交易額去年全年突破3000億元,移動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15億元。
在電子商務如此強勁的發展勢頭下,傳統百貨也感到巨大壓力,開始整合線上線下業務。王府井百貨投入1億元打造網上商城,構建面向注重品味、品質、時尚和體驗的消費者的購物平臺,網站注重服務而非“價格戰”,為消費者帶來更便利和豐富的選擇。同樣,成都高端百貨仁和春天為吸引消費者也推出春天網上商城,打造品牌優勢及高質量服務,帶來較好的銷售業績,其化妝品的月均銷售額達500-600萬元,占據百貨銷售70%的業績,甚至吸引了沿海一帶的消費者網上購買。2012年9月29日,成都華聯商廈的網上商城“華聯樂購家”也正式上線,為公司提供了一個展示和宣傳的平臺。
向購物中心擴張
除了發展電子商務外,傳統百貨也在尋找更多出路,其中突破單一業態形式,向購物中心或城市綜合體發展成為一大趨勢。購物中心集購物、餐飲及娛樂于一體,打破單一購物形式,更具有體驗式消費特點,對消費者更具有吸引力。城市綜合體更是將城市中的商業、辦公、居住、文娛及交通等組合在一起,具備現代城市的全部功能,消費者在配套齊全的城市綜合體中更能享受到全方位高質量的購物體驗。
2012年,成都開業了5大購物中心或城市綜合體。5月12日,城東華潤萬象城開業,匯集了多個品牌旗艦店,尚泰百貨也首次進駐成都。9月3日,位于人民南路延線的城市綜合體來福士廣場開業,其涵蓋購物中心、國際甲級寫字樓、酒店及國際高端服務公寓,購物中心引進首次進入成都的品牌及旗艦店高達57%。9月20日,位于高新區管委會附近的九方廣場開業;11月29日,位于天府新區的奧克斯廣場盛大開業,天虹百貨首次進駐成都;12月22日,金牛萬達廣場開業,其主力百貨店萬達百貨匯聚時尚經典,聚集了不少人氣。2011年年底開業的成都王府井購物中心,其經營在2012年也是不溫不火。
轉向目標市場
實施差異化品牌定位,提升門店服務水平。傳統百貨在經營模式上幾乎都采用了聯營模式,導致大部分百貨公司千店一面,競爭的終極放在了價格上。隨著店鋪租金上漲,電子商務迅猛發展及顧客消費結構升級,傳統百貨生存環境越來越惡劣。在如此激烈的競爭環境中,傳統百貨要實現銷售增長,就必須從“大眾市場”轉變為“目標市場”,作差異化銷售。針對“目標市場”,要求商場一方面進行差異化的商品品牌組合,另一方面提升門店服務水平。
成都王府井去年引進了部分奢侈品副線品牌,其中一些品牌是首次進駐成都市場,這些品牌形成了王府井的獨特性,再加上配套的廣告宣傳及合理的服務,使得王府井春熙店成為成都市百貨單店銷售冠軍。華潤萬象城、天虹百貨及來福士廣場都獨家引入一些品牌,這些品牌為賣場帶來了獨特性,一定程度上吸引消費者前來購買。同時,賣場開發自有品牌也是形成差異化的有效途徑。伊藤洋華堂自主開發的品牌pbi擁有男女式休閑系列、男士正裝、童裝、內衣、服飾等產品線,越來越受顧客的青睞,2012年銷售額比2011年上漲50%,衣料部品牌L&B,住居部IY Basic品牌都為賣場帶來不錯的銷售成績。自主開發品牌和別的賣場形成了絕對的差異化。
今年整體樂觀
成都市商務局相關工作人員預計,2013年,成都市零售業整體形勢依舊樂觀。首先,從國內來看,我國經濟增長已呈現出趨穩態勢,穩增長的政策和措施效應已經初步顯現。而10月份以后,成都多項重要宏觀經濟數據也有所回暖,經濟增速趨于穩定,運行總體平穩。在基本面平穩的基礎上,2013年社會消費增長有望趨于穩定,并實現穩中有升。
其次,在供給上,2013年成都零售賣場面積大量增加,將促進市場競爭加��;零售業態和消費市場細分步伐加快,百貨店定位更加明確,專業店特點更加突出,綜合超市貼近居家消費目標更加清晰,便利店服務功能不斷完善;新型零售業態的興起,網絡購物將成為商業發展新亮點,大型商業綜合體使購物與休閑、美食、娛樂、住宿自然融為一體,促進形成“一站式”體驗消費。
新型百貨是未來方向
具體可能呈現以下特點:
加速開店,空置率上漲,經營風險增加。2013年,各地百貨宣布加速在成都開店。來自韓國的高端百貨樂天百貨宣布進駐成都市場,計劃于9月在城南新世紀環球購物中心開出其中國旗艦店。伊藤洋華堂宣布在溫江開出新店。日本最大百貨公司三越伊勢丹控股百貨集團也計劃在成都開設其最大百貨商店。重慶國恩科技則計劃在武侯區金花鎮開出其首家國恩百貨商場。除此之外,還有多家購物中心將于今年開業:龍湖北城天街、339歡樂頌、世豪廣場、國際金融中心、凱德廣場魅力城、凱德廣場天府、銀石廣場和華潤萬家大賣場等。一年之內開出如此大體量的商業場所,遠大于市民的消費需求,去年底成都市商業空置率已達10.3%,高于6%的合理空置率范圍�?梢姡磥沓啥及儇浶袠I競爭更加激烈,門店經營風險也隨之攀升。
繼續整合線上線下資源,建立實體電商結合模式。電子商務仍然是成都百貨2013年的發展重點,只有整合線上線下資源,傳統百貨才能有更好的出路。
探尋自營模式,嘗試“買手制”。聯營模式下,商場失去經營權,商品同質化,利潤空間受到擠壓,服務品牌難以形成。自營模式下,商場不但可以進行不同商品品牌組合,形成差異化經營,而且“購銷差價”的盈利方式也提高了商場的收入。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自營模式必定成為成都市百貨先驅者的選擇。而高技能“買手”是自營模式成功經營的保障,這需要長時期的培養,故自營模式需要嘗試者小步慢行。
總之,擁有差異化商品組合、高質量服務品牌以及有效整合線上線下資源的新型百貨將是未來百貨發展的方向。
(廠長經理日報 李榮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