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詩蘭黛執行主席:把中國變成故鄉市場 “中國就像是有一個巨人在四處播下種子。”十二年前, 四十不惑的雅詩蘭黛集團執行主席、雅詩蘭黛家族第三代傳人威廉·蘭黛(William Lauder)第一次踏足中國上海。在老浦東機場,望著長長的入境人龍,他開始意識到這里有些不同。此后數十年的往返中,他為種子長成摩天大樓而驚嘆, “這里到處都能感受到活力、自信和興奮”。
就在威廉·蘭黛第一次訪問中國后,2002年雅詩蘭黛集團在上海成立了全資子公司。在此之前的上世紀90年代,雅詩蘭黛以專柜形式進入中國,成為最早進入中國的外國護膚化妝品牌公司。
“我們總是愿意做開拓者,提前進入新市場。” 威廉·蘭黛近日接受《第一財經日報》專訪時表示,不論是中國還是俄羅斯,抑或三十多年前投資日本。
威廉·蘭黛的身份變換
現年52歲的威廉·蘭黛對亞洲并不陌生。在22歲時,他便“探秘”亞洲,在日本、中國香港、新加坡、泰國、越南、印度等地旅游。當年的印象為他掌舵集團后大筆投資亞洲埋下了伏筆,將原本專注北美和歐洲市場的雅詩蘭黛,足跡迅速擴展到亞洲。
威廉·蘭黛27歲那年加入家族集團,兩年后他帶領團隊創造了品牌悅目之源和店中店的經營模式。2003年他成為集團運營總監,2004~2009年期間他擔任集團行政總裁,將雅詩蘭黛旗下品牌豐富至逾30個,并把它們推向全球。
但在2009年,48歲的威廉·蘭黛決定退下第一線,轉而擔任集團執行主席,并覓得已在寶潔集團工作二十余年的職業經理人傅懿德擔任集團行政總裁。有趣的是,傅懿德現年55歲,比威廉·蘭黛還要大三歲。
“我們的年紀差別并不大,”當記者提起威廉·蘭黛顯得較年輕時,他馬上為自家品牌做起了廣告,“如果說我看起來更年輕,那是因為我一直用的是雅詩蘭黛的產品。”這句玩笑話也巧妙地略過了他退下決定的原因。
有外媒曾報道,威廉·蘭黛其實在擔任行政總裁期間并不開心,當時他受到來自華爾街投資者批評集團策略不夠專注和一段被曝光的婚外情的影響。
如今,他顯然對執行主席的角色更為滿意,他經常全球飛巡視業務,他和傅懿德時常走到隔壁對方的辦公室討論,共同領導雅詩蘭黛集團。
“我們的工作方式非常現代化,我們也各有特長,絕沒有競爭的因素”,威廉·蘭黛說,“他(傅懿德)有豐富的傳統大型企業管理經驗,而我一生都是和雅詩蘭黛一起成長對它充滿激情;我是在美國商業環境中長大,他則是在歐洲長大,我們看事情有不同的視角。”
到達“故鄉市場”
這位美國人和意大利人對中國的看法卻出奇的一致——他們希望中國可以成為繼美國后,第二個最大的“故鄉市場”。一個叫做“中國2020”的項目在兩年多前成立,計劃在2020年時,雅詩蘭黛集團能在包括供應鏈等各方面融入中國。
“我們有句諺語,如果你不敢想,你便永遠無法到達。”威廉·蘭黛并不諱言,要董事會成員無條件支持管理層策略“有時很有挑戰性”,幸而過去的表現證明了當初策略的正確。
從2001年至2010年的九年間,雅詩蘭黛集團在中國38個城市設置了專柜。2011年雅詩·蘭黛拋棄了謹慎的速度,開始發力拓展中國市場,當年迅速新增20個城市,而中國的二三線城市將成為該集團下一步的主攻對象。
然而,不少奢侈品牌已經開始感受到奢侈品業務在中國的增長勢頭下滑,古馳已率先表示暫緩增開新店。威廉·蘭黛對此卻并不擔心,“高級護膚化妝品只是奢侈品的入門級別產品,我們相信二三線城市的中國人可支配收入仍將增長,可支持他們購買。”
家族的“藍色條”
中國“富不過三代”的諺語,似乎也是這個家族一心打破的魔咒。即便外聘賢良,雅詩蘭黛家族仍牢牢掌控著企業。
除威廉·蘭黛外,家族第三代的兩名成員擔任著具體執行高管角色,董事會里也有四名家族成員坐鎮。而第二代成員威廉·蘭黛的父親(Leonard Lauder)迄今仍擔任集團董事會榮譽主席,并在位于紐約第五大道通用汽車大廈的集團總部內保留著辦公室。
“我們每一個人都收到過Leonard的‘藍色條’。”一位雅詩蘭黛集團高管(Veronique Gabai-Pinsky)告訴記者,這種“藍色條”是雅詩蘭黛集團獨有的辦公筆記本,上面寫著老董事長對員工提出的問題、建議、贊美或者批評。
這些“藍色條”很多是關乎細節,上述高管說,就連年報用什么顏色的封面也是老董事長關心的話題。
(第一財經日報 作者:郭興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