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妻子和丈夫生氣后,會去商場血拼一下,這就是一種通過消費展示情緒的表達:你不愛我,我就自己疼自己!男人又何嘗不是?
產品的情感刻印,往往能達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
有一個著名的關于“情感刻印”案例。安德雷克斯一度將自己的勁敵—舒潔的銷量遠遠甩在后面,利潤是對手的兩倍還多。而兩家公司的廣告費用、產品質量、定價幾乎一樣。
英國羅伯特·西斯教授對此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研究。羅伯特教授發現,長期以來,安德雷克斯都堅持用一個小狗形象的吉祥物來表現其產品的優點:柔軟,有韌性,量又多。比如,一個女人抱著一個小狗,女人身后的一卷廁紙被一輛飛馳而去的汽車拖成一條長長的白色旗幟。
羅伯特認為,小狗能讓人啟動一系列幸福、溫馨的聯想:朝氣蓬勃的年輕家庭、針對小狗的大小便訓練……
這種情感的關聯,在每一次廣告播出后,都得到了加強。情感正是如此被“刻印”的。當消費者面對兩種價格、質量相同的廁紙時,正是情感幫助他們做出了選擇。
事實上,廣告是產品的一部分。
重復的廣告,會讓產品的商標與某種情緒建立關聯。
對小朋友來說,麥當勞袋子里的炸薯條,會比沒有商標的袋子里的同樣品位和品質的炸薯條更美味。
商品會通過廣告“刻印”一種情感,高定價會形成一種期望值,這種期望值進而轉化為一種“自我實現的預言”。
情緒能影響到人的決策,大多數的購買行為,其實是靠情緒驅動的。當我們給某件商品“刻印”上情感的印記后,我們就會認為它比較特殊,更有價值。
所以說,好的廣告只需要向消費者傳遞一種“積極的情緒”,不需要多余的信息。當然,這種所謂的“積極”只是針對產品銷售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