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達和銀泰百貨(集團)有限公司(01833.HK,下稱“銀泰百貨”)雙雙否認收購傳聞的余音未消,銀泰百貨董事局主席兼總裁、實際控制人沈國軍“牽手”馬云,啟動“菜鳥網絡”項目的消息已漫天飛舞。
諸多跡象表明,銀泰百貨急于“去百貨業”的戰略調整已見端倪。一位知情人士對記者表示,萬達與銀泰百貨之間仍然存在交易愿望,銀泰百貨內部通告曾一度透露,雙方差一點就協議簽約了,而在最后一刻使談判陷入膠著的就是價格,“萬達方面覺得銀泰開出的82億收購價偏高”。
加速布局電商
工商資料顯示,作為菜鳥網絡的第二大股東,北京國俊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國俊投資”)投入32億元,占注冊資本的32%,僅次于第一大股東天貓所持的43%股權。而國俊投資正是“銀泰系”掌門人沈國軍100%控股的主要資本運作平臺。
業內人士對記者透露,沈國軍和馬云是私下關系甚密的多年好友,馬云對傳統零售百貨業的不看好,也深深影響著沈國軍對旗下銀泰百貨前景的判斷,此次聯手馬云組建大物流網,也是借電商物流的發展趨勢,從布局電商到圈地發展,從輕資產的百貨租賃模式向重資產的商業地產轉型。
今年3月20日,銀泰百貨曾高調宣布,將正式更名為“銀泰商業集團”,改名完成后將分為百貨業、購物中心、電子商務三個主要事業部,其中主營業務將向商業地產傾斜。
而與銀泰百貨運營戰略調整緊緊相隨的是,公司內部經歷了一波人事劇變。4月,坊間傳出消息,銀泰百貨副總裁馬其華申請休假6個月,其原有工作職能也由此發生調整,雖然馬其華繼續擔任公司首席運營官、副總裁,但不再兼任浙北區區域總經理,也不再分管百貨事業部、營運管理部以及營銷企劃部工作。
事實上,2009年至2012年期間,在銀泰百貨前總裁周明海突然離職之后,隨其奮戰在百貨業前線的“七人核心團隊”也在之后的三年中陸續離開,其中包括俞光華、王純、馬林霞等昔日分管銀泰百貨各區域業務的高管。一位公司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馬其華“休長假”或許意味著銀泰百貨最后一位元老級實體經營的高管也要離開了。
傳統業務人才流失
馬其華在百貨行業的資歷頗深,從1989年開始在杭州大廈任職,管理著包括銀泰百貨、杭州湖濱商貿旅游特色街、杭州湖濱國際名品街等大杭州區業務。2004年,銀泰百貨進入對外迅速擴張的時期,時任總裁周明海從央企普天集團“空降”銀泰百貨,由于此前負責普天集團的戰略和投資工作,在資本重組方面的優勢和經驗,使沈國軍當時對周明海寄予厚望,而馬其華則是周明海當時頗為得力的“愛將”之一。
上述銀泰百貨內部人士回憶稱,周明海接手銀泰百貨的時候,因為土地出讓金支付問題,在建的北京銀泰中心項目一度陷入土地可能被收回的風波之中,而當時全靠銀泰百貨持續穩定現金流的支撐,北京銀泰中心項目得以繼續推進。
2004至2008年期間,銀泰百貨聯合美國華平基金,對鄂武商A、百大集團、中興商業等展開了大舉收購。通過一系列資本運作,此前僅有3家門店的銀泰百貨,迅速在湖北、北京、西安、上海及浙江省內開出20多家百貨門店,短短數年便成為中國零售百貨業的“航母”之一。2007年,銀泰百貨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被稱為“內地百貨第一股”。
一些熟悉銀泰百貨發展史的百貨業人士在提及周明海時,常常會忍不住談論其縝密的思維,普遍認為其具有遠大的策略眼光,是百貨業一位既擅長精細管理又深諳建設團隊的“將才”。
然而,就在銀泰百貨實力大增、風生水起的巔峰時期,為其發展做出貢獻的周明海卻在2009年1月意外“閃電”離職,對此,坊間一直流傳著多種說法:有人說周明海在資本運作中犯下嚴重錯誤,屬于“引咎辭職”;也有人稱,在與鄂武商A控制權之爭事件中,周明海思路是“以和為貴”,與其兩敗俱傷地惡斗,不如趁高獲利賣出“言和”,與當時管理層“斗到底”的態度相左;更有傳言稱,沈國軍未兌現曾經對周明海做出的股權激勵口頭承諾,導致心高氣傲的周明海憤然離去。無論何種說法更接近真相,周明海的離職的確拉開了銀泰百貨資深經營團隊人事動蕩的序幕,多位高管隨后陸續離開。
在上述公司內部人士看來,如今銀泰百貨擁有的資深百貨經營、管理人才已幾乎流失殆盡,只剩華麗的“外殼”,這和沈國軍并不看好百貨業、希望賣掉銀泰百貨業務的想法是相契合的。
賣個好價錢
“沈國軍是一個資本運作高手,但他沒有在百貨零售業的第一線做過實體經營,此后接任銀泰百貨總裁的陳曉東則是財務管理出身,同樣缺乏對百貨業的管理和運營經驗。”一位接近沈的知情人向記者透露,在很大程度上,銀泰百貨從鼎盛滑坡至今,面臨利潤率下降以及與武商聯較量落敗等拓展不順的問題,都和缺乏積極的管理文化和團隊激勵、管理層追逐短期利益、重視資本運作而輕視傳統百貨業創新等因素密不可分。
“但這并不意味著現在的銀泰百貨資產質量不好。”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因為沒有人會等到資產變壞了再賣。在傳統零售業普遍遭遇利潤下滑的大環境下,銀泰百貨依然保持了增長勢頭。年報顯示,2012年銀泰百貨集團實現總收入人民幣39.07億元,較前一年上漲25.3%;凈利潤達到9.72億元。
積極籌備能以一個好價錢賣掉百貨資產的沈國軍,為了支撐銀泰百貨今年以來不斷陷入頹勢的股價,近期其身影更加頻繁地出現在二級市場。港交所公開資料顯示,沈國軍分別在5月15、16、22及27日四度在場內密集出手,以最低7.7港元/股、最高7.98港元/股的成交價,累計增持200萬股銀泰百貨股票,總耗資1576.1萬港元,持股占比上升至33.07%。
而與之形成對比的是,主要股東、現任銀泰百貨總裁的陳曉東繼今年初頻繁減持之后,今年5月8日、9日,分兩次再度在場內拋售銀泰百貨的股票,累計減持共計46.3萬股,套現近420萬港元,持股占比則下降至0.79%。
截至周一收盤,銀泰百貨股價收報7.31港元,比前一交易日下跌3.18%。
“銀泰的百貨資產最終將會被整體賣掉已是不爭的事實,目前最大的問題無非就是定價,考慮到沈國軍當前邁入電商行業的步伐正在加快,不排除銀泰方面最終將在價格上選擇做出讓步的可能性。”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