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找問道會的負責人,就會經常有人問有什么要求,比如多少年工作經驗,在移動互聯網行業呆過多久,是否大學畢業等!但是在我看來這些硬性指標根本不能說明是否是個人才,如果非要給人才做個定義的話,我想大概會有那么幾點。
優秀人才與普通人才的區別經常會用學習能力來進行區分,籠統的會說,學習能力,溝通能力和組織能力邀請,具體的表現或許有這么幾個。
1.讓你去做一件你從來沒做過的事,你能夠快速的梳理整個事情的過程,知道該如何去做,知道怎么去快速了解未知的領域。與之相對應的普通人才,大概的反映會是,這樣事情我從來沒做過,不知道該從而下手,或者會做事丟三落四,不明白事情的核心目的。
2.敢于與各種陌生人聊天,一個以前從來沒接觸過的人,你能夠通過1個小時的聊天,迅速建立相互的認知,讓對方很愿意跟你繼續聊下去,相反的普通人才的反映會是,與人聊天中只知道問姓名,公司等基本信息,聊半天也找不到共同的話題,你所說的話對方沒有興趣,而對方說的內容你又無法理解,另外,這并不一定是知識面的問題,聰明的人知道如何把話題引導到自己擅長的內容上來;
3.組織一個活動或某個事情的時候,能夠清晰了梳理出整個活動的前后脈絡,整個活動的各個細節內容都能夠做到責任到人,有目標有執行方法,在遇到一些突發事件的時候能夠快速反應,提出應對措施并解決它。與之對應的普通人才的做法可能是,組織活動時沒有計劃與執行步驟,做事跟著感覺走,想到哪做到哪,別人提出的建議和方法一律吸收照辦,整個活動目標與責任不明確,分工不明細,遇到突發事件不能夠提出解決辦法,不了了之。
針對學習能力,溝通能力和組織能力這三個暫時就想到這些,大家還有什么補充的。
總結一下,我認為的優秀人才具備的三種能力,學習能力,溝通能力和組織能力,自覺還不夠,接著繼續分享一些我認為的在職場當中應該具備的一些基礎能力,或者可以說是職業素養。做的好的人在職場上如魚得水,步步高升,做的不好的只有十年如一日,蝸牛般的依靠耗時間來獲取升職的機會。
1.以目標為導向的做事原則
優秀的人才在獲得一個任務的時候能夠思考該事情的核心目標是什么,如何分解目標成具體的事情,并逐一實現完成他,在固定的時間節點交出滿意的答卷,甚至會有些新的收獲。普通的人才遇到執行只想到去執行,遇到困難也不知道找方法,甚至不能及時反饋所遇到的困難,到時間節點結束的時候才發現沒有按照既定的目標完成任務。忘記是哪位名人說的了,所謂優秀的人才就是你給他一件事情他做成了,你再給他一件事情,他又做成了。
2. 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責任感
很多人在寫簡歷的時候都會說自己很有責任感,我想表現的形式大概就是,你給他一件事情,他會想盡一切辦法去完成,不達到目的可能覺都睡不著。對它相對應的表現形式大概就是,今天接到一個任務,做到一半,一看時間,下班時間了,于是想,明天再弄吧。或者,中途遇到困難無法進行下去,可能會想,算了,不做了,這是太難,我做不了,大不了挨頓罵,扣錢,無所謂了。
3、善于不斷的提問和總結
聰明的人是最善于借助他人的力量增長知識,那些經常喜歡問問題的人一定差不了,而只知道自己悶頭做事,遇到問題自己憋著的人,看似工作努力有責任心,卻不會借助外力,忽略了團隊這個概念。勤于總結著更加重要,你做一件事情,不管是好或者是壞,結束之后,如果你只是想“哦,終于結束了”,“太棒了,這是事情做的漂亮”,“唉,有搞砸了”,然后就沒有然后,那就很遺憾,那么你所謂的幾年工作經驗都等于0,因為你沒有任何的成長與提高。
其實以上這些都是我認為人才的一些基本能力,本文題目是創業型人才,創業公司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咱們明天繼續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