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的我體弱多病,總免不了經常吃藥。每次吃藥之前,父親總是很緊張地一邊給我藥一邊念叨:“是藥三分毒”。我也就比同齡的小孩子更早的明白了一個道理,能給我帶來好處的東西,如果用錯了情景,同樣能帶來壞處。“治病”的藥,用不好就變成了“致病”的藥。
腦子里的這根弦一直繃著,并且在工作中也給了我很好的思考的路子,輕松幫助我擺脫了經驗的束縛。
還是第一次做水果主管的時候,有一次給葡萄訂貨,我要了很大的一批,采購經理和我的理貨員同事都認為要貨太多,可是我深思熟慮之后,還是決定把這批貨要下來。后果是,其中的一半不得不作為次品超低價處理。同事們有的批評我是“頭腦發熱”,也有的是批評我“責任心”不夠,這些我倒不在乎。我一直奇怪的一件事情是,我為什么在冷靜和嚴肅的態度下,犯了一個事后來看自己都覺得很傻的錯誤,如果不把這種心里狀態給找到的話,難免重復犯同樣的錯誤。我有很多業余愛好,包括一些競技運動愛好,雖然水平不高,但也能學會一些道理:有的時候心態的變化,會導致動作變形,比如說足球運動中,特想進球以及特別害怕進不了球,都會導致人在面對一些極其簡單的問題時,反而解決不了。我事后反思了好多年,把我當時的心理狀態總結了好多遍,現在跟大家分享一下。
剛接手的時候,我為了解決一個排面不豐滿的問題,開始超銷量要貨,同事們有不贊成的,可是被我頂了下來。排面豐滿了以后,我又發現一個問題,早上九點多,排面就完了,而且倉庫里沒有貨。我就再第二天又超銷量要了一些貨,就這樣一直用“超銷量要貨+排面絕對隨時豐滿干凈”的模式,干了個把月,水果區的生意比以前就是好了不少。
后來我所犯的錯誤也就在于這個“模式”,我當時潛意識里陷入了一個簡單的邏輯——就這么一直干下去,銷售就可以永不停歇地上升。可一個類似于“大躍進”的實踐,徹底擊敗了我。我的總結是,如果把我的這個模式比作是“藥方”的話,一開始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它解決了我們當時貨區不能在有銷售的情況下隨時保持最佳排面狀態這個“病”,以至于不能充分挖掘銷售的可能性。可是市場是一個客觀的有限的存在,不可能無限制的上漲,當這個病治到了一定程度的時候,就變成了浪費的“藥方”了。所以,即要出招,也要做到病除招停,不能以一種找到了“靈丹妙藥”的心態來對待工作。后來很多同事問我工作經驗的時候,我總是不知道該說什么,凌空開方的方式一定是會把同事給誤導了的。
這個總結到這里并沒有完,我后來又想,我從小就懂得“是藥三分毒”的道理,為什么還是會掉進這個陷阱里。如果我足夠明智的話,同事的提醒足夠讓我冷靜的。是什么驅動了我繼續蠻干了這一次呢?
閱讀和工作視野的加深,使我了解了我們身上的另外一些特點,對我認識這個問題有了幫助。現與大家分享。
我們人類都對未來的不確定性都有所恐懼,這種恐懼普遍地存在(做事前占卜,或者請上帝保佑都是這種恐懼的表現)。表現在工作上就是,有些人希望找到穩定的有保障的工作,而有些人則是想通過磨練練出一套“獨家秘笈”來,用以獲得穩定的收益。而我,屬于后者。這種潛意識里的推動力,就是讓我跌入陷阱的推動力。我從剛接手貨區時的“茫然失措”的痛苦中,剛剛樹立了自信,自以為找到了法寶的喜悅還沒持續多久,如果輕易的否定掉它,無疑是讓自己重新回到痛苦當中,回避痛苦的本能,驅使了我在大家的勸說下,仍然犯下了錯誤!我至今還記得當時不得不接受一大批葡萄發爛的時候我的心情,有痛苦,但更多的是收獲的感悟!
這些年在零售業換了好多地方,覺得自己犯過的錯誤,可能至今仍有不少人在犯。我呆過幾個優秀的企業,發現大家都有這樣的特點,工作認真,對顧客負責,對同事負責,對供應商負責,當然也少不了“總結成功的經驗”,用以發揚光大!也出現過很多對固定“模式”的執著。其實,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但是成功的原因之一,誰都無法否定的是,一定歷史環境給了機遇。如果我們這些做超級市場的人,時空穿梭的幾百年前的生產水平和消費水平的話,什么都做不成。有些方式之所以被我們運用獲得了成功,是因為這些方式正好契合了歷史的需求,而并非這些方式本身具備某種神秘的魔力。并值得我們對它們矢志不渝地堅持。
另外一些悲劇的產生則更讓人唏噓感慨,我們認定了成功的“模式”,如果沒有帶來預期的回報的話,就有可能陷入另外一種猜疑,是不是對成功的“模式”執行的不徹底,員工們不努力造成的?各種規章制度與訓斥就接踵而來,本來親密的領導和團隊之間的關系也就日趨緊張。我相信,每個人身上都具有想把工作做好的本能,有的時候工作沒做好,可能是我們的方向錯了。
毛澤東說過“懷疑一切”,還有“活到老,學到老,改造到老”。蘇格拉底的名言:“我只知道一件事情,就是我一無所知。”沃爾頓說:“每天站在店門口想一想,顧客為什么到我的店里來”,其實每個人身上都有擺脫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愿望,擺脫他的方式并不是追尋或者堅持一種抽象的一成不變的模式,而是在我們所處的歷史條件下通過團隊合作的方式,真真正正地每天和顧客接觸,了解今天顧客需要什么,想要什么。并為他們提供。
我們走在路上,除了腦筋里要牢記“安全第一”的原則之外,更重要的就是睜大眼睛,緊盯這車來車往的世界。
我欣賞《士兵突擊》里的一句臺詞,“沒有一步登天,沒有功德圓滿,有的只是常相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