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傳統寫字樓的三大短板
本文選自于
淄博房產信息網 http://www.zbsydc.com
短板一:過于依賴地段,配套嚴重落后
有一種說法認為,傳統商圈型寫字樓的鵲起,是它們本身的配套齊全,專家認為這是誤讀。
雖然在建設之初,這些寫字樓大多并沒有高檔酒店、餐飲等相應的配套規劃,但他們卻不約而同選擇了當時周邊配套最為齊備的中心區。依托這些“好鄰居”,他們才有了自身的大發展。“貌似它們自己成就了自己,實際上是地段成就了它們!”但隨著商務需求與城市規劃的升級,許多中心區老寫字樓已經疲態盡顯,或項目樓齡太長,物管水平跟不上,部分硬件老化;或交通、餐飲、車位等一系列“城市病”成為困擾其發展的主要因素。
短板二:功能單一,商務性能奇缺
戴德梁行一份研究報告指出,伴隨著經濟發展,城市綜合體已呈遍地開花態勢,但其中大多數的運行模式以住宅為主,住宅和非住宅物業的比例為1.7:1。各城市綜合體中的“商”性偏少。
不少寫字樓辦公區形式太過單一,只能辦公,沒有配套而言。即使有些寫字樓周邊配套較完善,但沒有統一的管理,檔次也難以平均,局限性依然很大。分體時代必須要向連體時代轉換,而且硬件與軟件要上規模、上檔次,才能滿足發展需求。
短板三:服務粗放,無法與國際接軌
近幾年,在香港、上海等國際一線城市逐漸流行起來一種“服務式寫字樓”。在這類寫字樓里,物業單獨設立服務中心的操作模式更是廣受推崇。商務中心能夠推出國際商務辦公服務體系,替客戶提供專業性的禮賓接待、商務租車、鮮花速遞、會議洽談等各類人性化的服務,讓企業的商務酒會、派對活動能夠輕松搞定。
此外,這類服務中心會特別安排政府窗口服務,有專業人員定期駐場,可以提供工商注冊、稅務、組織機構代碼證等代辦服務,也可代辦財政等政策扶持事宜以及政府各部門辦事咨詢,相當于設立了一個小型流動性的市民中心,讓客戶省下了很多跑腿時間和精力。但記者發現,這類服務在傳統寫字樓中難覓蹤跡。
---------------------------------------------------
淄博房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