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達海外班底浮出水面 鮮有海外投資實戰經驗 
繼去年收購年虧損1.23億美元的AMC院線之后,今年4月上旬,大連萬達又對歐洲Odeon&UCI Cinemas和Vue Entertainment兩家影院公司展開收購磋商。6月19日,王健林再次宣布,大連萬達投資3.2億英鎊并購英國圣汐游艇公司,投資近7億英鎊在倫敦核心區建設超五星級萬達酒店。
就在王健林在海外掀起收購旋風同時,借殼港股恒力商業地產進入實質性階段。6月25日,中金香港證券代表大連萬達,根據收購守則提出無條件強制現金要約,按每股面值0.334港元收購恒力商業地產全部已發行股份。7月3日至7月23日下午四點,擁有恒力商業地產股票股東可自愿以0.334港元/股套現。本刊研究認為,香港投資者將認可大陸首富王健林和他的財富帝國,因此會持股惜售,等待股票增值。
但是,王健林將會把境內資產還是境外資產注入上市公司,仍是疑問。多數投資者認為,王健林將會把境內資產注入其中,以達到海外融資目的。本刊研究推斷,王健林將實施“兩頭在外”策略,大連萬達海外資產將注入恒力商業地產,境內資產另擇融資平臺,極有可能依托A股。所謂兩頭在外,即是指海外資產和海外融資平臺皆不放在內地。王健林把大連萬達的海外戰略放在劉朝暉身上,其海外班底也首次以官方形式曝光。但是,王健林的海外班底鮮有海外履歷和海外投資實戰經驗,萬達的海外人才板凳窘境立顯。
“紅人”劉朝暉
在現金要約收購書中,大連萬達宣布了派駐恒力商業地產人員名單,其中包括3名非執行董事、1名執行董事和3名非獨立執行董事(詳見圖表)。3名非執行董事分別是丁本錫、齊界、曲德君,執行董事劉朝暉。上述4人皆是“萬達老人”,曲德君和劉朝暉加入萬達時間最短,也已服務大連萬達11年,齊界服務大連萬達13年。他們共同經歷了大連萬達創業階段,是王健林的核心班底。
在大連萬達的董事會董事名單中,丁本錫排名第二;而在萬達商業地產董事會董事名單中,丁本錫排名第一,曲德君排名第三。但奇怪的是,丁本錫雖然是王健林的重臣、核心班底,且是此次香港借殼的要約人,并未任職執行董事。王健林派往恒力商業地產的唯一執行董事劉朝暉,既不是大連萬達的董事,也不是萬達商業地產的董事。這樣的人事布局,似乎有悖常識。然而透過劉朝暉的履歷和現任多項職務,我們可以窺見王健林對恒力商業地產下一步使用圖謀。
劉朝暉自2006年11月至今他還擔任萬達電影院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從今年4月起擔任大連萬達投資管理中心總經理,他居然還是現任美國AMC娛樂控股公司董事。按照資歷和職務,劉朝暉都不及丁本錫,至少輪不上他當執行董事。劉朝暉最顯赫的職務是美國AMC娛樂控股公司董事,這應該是他入選恒力商業地產董事會的唯一一名執行董事的理由。因此,一個大膽的推測是,王健林將把恒力商業地產當成海外資產融資的平臺。具體而言,王健林海外布局的資產,將注入恒力商業地產,恒力商業地產主要擔負起大連萬達海外資產的融資功能。
作為這個結論的佐證,入選董事會人馬中,除了丁本錫外,齊界、曲德君和劉朝暉皆是財務、金融出身,履歷中均曾司職財務經理和財務總監。其中,齊界曾歷任大連萬達財務總監、審計部總經理,劉朝暉曾歷任大連萬達財務部經理、財務部總監、投資部總經理和投資證券部總經理。事實上,丁本錫早期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管理專業本科學歷,技術職稱是高級工程師,曾有過短暫的投資公司經歷。因此,入選董事會的萬達人馬皆是“玩錢的人”,他們將肩負大連萬達海外“找錢”、“花錢”的使命。
上述4人跟隨王健林征戰多年,深得王健林信任。這也說明王健林喜歡使用身邊熟人。新入選恒力商業地產的3名獨立非執行董事劉紀鵬、薛云奎、巴曙松都曾司職萬達商業地產董事,服務也已有4年。
一個不容回避的問題是,入選恒力商業地產的執行董事、非執行董事皆少有海外資本運作實戰經驗。這也說明萬達海外資本運作的人才儲備板凳厚度不厚。而王健林的熟人原則也將會壓縮空降兵的生存空間。盛富資本CEO黃立沖認為,海外資本運作暗礁林立,與外腦合作是條捷徑,為了少交學費,企業還應該積極尋找國際級資本運作人才。
另一方面,隨著萬達帝國規模迅速膨脹,身邊能人、熟人畢竟有限。王健林對此曾有反思,萬達的短板是人才問題。問題是,王健林會改變他的熟人原則嗎?
王健林代表市夢率
按照約定,本月底,恒力商業地產將完成向其小股東全面要約收購。本刊研究發現,全面要約收購結果,將沒有意外,恒力商業地產繼續維持上市公司地位。
公告顯示,恒力商業地產向小股東開出要約價0.334港元/股。自2012年5月起至2012年12月止,要約價皆高于恒力商業地產過往每月平均日收市價。然而從2013年1月以來,要約價已經低于股份過往每月平均日收市價。恒力商業地產最高收市價收于2013年6月18日,為4.77港元/股。
要約價雖然定的合規,但是對于小股東來說,仍然沒有吸引力。在發布聯合公告之前,恒力商業地產交易量居然低于已發行股份總數的1%。更為夸張的是,在聯合發布公告前的205個交易日里,89個交易日之交易量為零。也就是說,小股東在此之前甚至想割肉的機會都沒有。這也說明萬達借殼的情報保密工作到位。因此,現金要約收購應當是小股東撤資的好機會。但是,更好的機會是,內地首富王健林即將成新主人,他的財富帝國更有吸引力。因此,做王健林的小股東比撤資更有吸引力。
此外,對于恒力商業地產的估值,恒力商業地產采用了市盈率、市賬率等指標,同時選取的參照物皆為二流商業地產商。對于恒力商業地產的小股東而言,他們更有自己的財務指標--市夢率。他們更愿意相信王健林能給他們帶來夢幻般的財富。
大連萬達在借殼的環節中,頻繁使用不同的離岸公司,投資者的疑問隨之而至,王健林是最終的實際控制人嗎?比如,大連萬達向恒力商業地產的小股東發出現金收購,要約人是萬達地產海外。而在4月上旬,大連萬達借殼要約人分別是萬達商業地產及萬達地產香港。萬達地產海外的注冊地是英屬處女群島,萬達地產香港的注冊地是香港,萬達商業地產的注冊地在內地。既然三家公司的使命都是投資控股,那么最終的實際控制人會不會另有他人?為何在借殼和現金要約收購過程,分別使用不同的海外公司?這三家公司又是怎么的從屬關系。研究顯示,萬達地產海外系萬達地產投資全資擁有,萬達地產投資系萬達地產香港全資擁有,萬達地產香港又系大連萬達控股,大連萬達又系大連合興絕對控股,大連合興又系王健林和其子全資控股。因此,王健林是唯一實際控制人,使用不同的離岸公司,主要是從避稅角度安排。
大連萬達的股權關系清晰明了,王健林是最終控制人,王健林代表市夢率,小股東更無撤資的理由。投資畢竟有風險,王健林唯一的風險可能來自政商旋轉門。
(新地產研究員 傅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