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珍藏干貨----賣得好的陳列怎么做?(一)
由于商品的賣點沒能在店鋪里得到很好的宣傳,從而導致本應暢銷的商品卻面臨著滯銷局面,這是再遺憾不過的事情了。賣場中的商品數不勝數,我們面臨的問題就是:商品企劃的意圖真的傳達給消費者了嗎?而且,消費者自身也會在挑選商品時猶豫不決。
80%的顧客會在店鋪里決定購買的商品
各種購物問卷調查的結果顯示:將近80%的顧客會在店鋪里決定購買哪種商品。
有些商品在店鋪里被購買的比例甚至高達95%。一般來說,多數顧客都會在店內決定需要購買的商品。
比如在食品方面,大多數顧客都是在商店里看到實際的商品時才決定晚飯的菜譜。就算是耐久性消費品之類的高價商品,盡管顧客在來店前或許已經決定了一些候選對象,但大多數人最終還是會在店鋪里決定購買哪家廠商的哪種商品。
所以,店鋪是顧客決定是否購買自家商品的決戰之地。然而,店鋪是否能讓消費者認識到商品的特點呢?
有人認為“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商品質量好自然會有人購買”。誠然,好的產品自然會有顧客選購。但如果多注意一下商品陳列的話可以讓銷量得到更大的增長。或者說,不依靠商品本身,僅僅憑借店鋪陳列的一些小技巧就能使商品更加暢銷,不是更好嗎?
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
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
店頭行銷的重要性
光顧商店的顧客都有顯著的購買動機,即為“具有強烈購買欲望的潛在顧客”。所以,只要在店內適當地使用一些小技巧,銷量自然會得到飛躍性的提高。
然而,如果陳列不合適的話,就會失去好不容易光臨商店的潛在顧客,甚至有可能導致市場推廣的所有努力都化為泡影。
那么,店內的商品暢銷技巧究竟為何物?請參看圖表2,店頭行銷的架構。
圖表2:店頭行銷的架構
以光臨店鋪的潛在顧客為宣傳對象可以有效地提高銷售額
店內宣傳與其他的宣傳媒體有何區別?比方說,電視廣告、雜志廣告、新聞廣告等等也能帶來很好的廣告效果。但是這些廣告面向的是廣泛的大眾,而非特定的人群。
而店內宣傳則不同,它的對象是已經光顧了商店并且親自站在商品面前的“具有強烈購買欲望的潛在顧客”。因此,與對象為非特定的大眾相比,其反響率要高上數十倍。媒體廣告即使能帶給人們想要購買商品的欲望,人們也無法當場立即購買。而在商店里的人們只要想買就能立刻買到商品。也就是說,從賣方的角度來看,店內宣傳是“與銷售直接掛鉤”的宣傳媒體。
此外,店內宣傳比廣告宣傳媒體的成本要低得多。即使不在店內設置促銷工具,只要在商品陳列方面多下點工夫,銷售額也能得到飛躍性的上升。
因此,店頭行銷對大廠商來說自然是十分重要,對中小廠商來說也是值得一試的方法,它會帶來很好的效果。
將AIDMA法則應用于店鋪陳列
讓我們來看看市場營銷學中經典的AIDMA(愛德瑪)法則,請參看圖表3。這張圖表揭示了顧客購買心理的六個階段,同時反映了顧客實際購買商品前的心理變化。
圖表3:購買心理的六個階段與陳列
1.注目(Attention)
能夠吸引顧客的商品才有可能售出。比方說,假設每天路過店鋪的行人或車輛有一萬人(輛),如果店鋪宣傳能夠有效地吸引人們的注意力的話,效果就相當于每天散發一萬張廣告單。
2.興趣(Interest)
通過一定的技巧,讓顧客即使不去咨詢銷售人員,也能通過陳列和POP廣告聯想到良好的商品形象,這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點。
3.需求(Desire)
想要促進顧客的購買欲望,讓顧客親自體驗商品是頗為有效的方法。如何從視覺上簡單易懂地將商品的特點傳達給顧客,并喚起顧客的“購買欲望”呢?
4.信服(Conviction)
有時通過以上三個步驟即可讓顧客確定購買。而為了讓顧客購買時沒有后顧之憂,展示商品的信用和附加價值也非常重要。
5.記憶(Memory)
顧客有時就算有購買某種商品的欲望,也不會當場立即買下來。比如說,有些人會琢磨著“等拿了獎金之后再來……”等等。我們需要讓這樣的顧客在腦子里留下對商品深刻的記憶,使他們再次光臨。
6.行為( Action)
這是顧客決定購買商品的階段,但是也不能因此掉以輕心,比如商品脫銷,顧客的購買熱情自然會驟然降低,有時顧客明明有很強的購買欲望,但銷售額卻遲遲無法提升。
不受常理束縛的新穎陳列引人注目
前所未有的全新陳列方法有時可以發揮出驚人的效果,不僅能夠方便顧客購買,引起顧客注意,有些商品還能掀起熱潮。古往今來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
如今自助型銷售并不罕見,但在20世紀30年代美國首次使用這種銷售方法時,曾被譽為劃時代的全新銷售方法。而讓這一銷售方法得以實現的前提是將商品包裝后再進行陳列。
在店內加工生鮮食品,將其包裝好后陳列在開放式冷藏柜中。店內加工的新鮮食材便于顧客購買,因此生鮮食品成為了超市的主力商品之一。
圖表3:新穎的陳列方法營造焦點商品
這些的焦點商品和焦點陳列的例子不勝枚舉。如今我們或許已經見慣不驚,但在剛盛行的時候,它們都使用的是劃時代的陳列方法。焦點商品便是這樣營造出來的。
再舉個具體的例子,這是某家短襪廠商的短襪陳列情況,早前廠商使用的陳列方法是大眾型的貨架陳列和掛鉤陳列,這樣給人感覺是量販型陳列,無法帶給顧客時尚感,而且陳列很容易被打亂,商品形象也會大打折扣。
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
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
圖表4:新穎的陳列引人注目
因此,試著打破以往的常識,大膽地將短襪裝進藤籃內進行陳列,結果給顧客們帶來了時尚新潮的感覺。而且,將短襪裝進籃子本身就是沒有規律的陳列,所以沒有必要重新整理商品。
當然,這種裝載式陳列也是“計劃中的無規律”,也就是說需要規定在一個籃子中只能投放一種類型的單品。如果一個籃子中陳列有多種單品的話,顧客就難以進行選購。
這只不過是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出,僅僅是陳列方法的不同就能帶給顧客全新的商品形象。所以,請不要拘泥于以往的陳列方法,大膽地考慮新方法吧!
你真的讓顧客理解了商品的特點了嗎?
我們真的讓光臨店鋪的顧客理解商品的特點了嗎?恐怕不少商品由于店內的說明不足而讓顧客無法得知商品的長處,因此顧客對商品產生不了興趣,從而導致商品滯銷吧。特別是功能性商品,僅將商品擺放在貨架上是難以增加銷量的。
比如某款使用通氣性良好的新材料制成的運動鞋,該材料的特點是可以吸收穿著時的熱量,帶給人們“涼爽感”,因此,店鋪提供“商品體驗”,努力致力于新商品的宣傳。
“商品體驗”同時提供了兩組商品,一組是使用普通材料的運動鞋,另一組是使用新材料的運動鞋,這樣就能方便顧客親自體驗新材料所帶來的“涼爽感”。
圖表5:需要更加詳細地說明商品
再比如,一家男士品牌發售了不容易起皺的西服,為了讓顧客親自體會到該西服不容易起皺的特點,同樣選擇了為賣場提供“商品體驗”,讓顧客親自揉搓布料,體驗到其不容易起皺的特點。
此外,還可以更加靈活地利用價格標牌。有些商品上掛著大型價格標牌,卻沒有得到有效的利用。例如,高爾夫球棒袋上掛著的價格標牌,只在上面印刷了商品名稱和價格,而如果在反面印上商品功能的話,感興趣的顧客應該也會有所增加。
“暢銷品”引發顧客的興趣
人氣商品能夠引起顧客的興趣,因此可以考慮在店內展示出商品的人氣。方法之一是暢銷排名榜的樣品展示。
圖表6:展示暢銷排名 營造人氣氛圍
請看圖表6,這是某一禮品店展示的暢銷排名榜。該店分別展示了三種用途(法事返禮、出生賀禮、結婚賀禮)的商品中銷量前五名的商品。對猶豫不決的顧客來說,這是最方便快捷的信息。
該柜臺是樣品展示柜,實際銷售的商品則陳列于其他陳列臺。因此,該展示柜臺引起顧客的興趣后,還需要貼掛POP指引,這樣才能與實際的銷售掛鉤。可在POP上標明“商品說明和柜臺信息請詢問工作人員”。
需要注意的是,盡管使用樣品展示了暢銷排名榜,但如果顧客找不到該商品陳列在哪兒的話,則還是無法增加銷量。此外,如果在POP上注明產品受歡迎的原因的話,效果會更佳。所以,在展示樣品的同時,還需要在POP方面多下工夫。
更多關注公眾賬號:cshj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