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便利店-做好最基礎的事情
張青山
一間生鮮便利店怎么樣成功?或者一家賣場怎么樣成功?我想,做好最基礎的事情,就可以了。
在家樂福冠軍生鮮超市失敗以后,在中國市場真正還在做社區生鮮便利店的,恐怕只有天津津工超市和有限的一兩家公司。
我們恰好接手了一些便利店,那么通過不斷生鮮化改造和商品結構優化,這些便利店在過去的兩三年中,單店同比增長超過1000%,實現了單店平均年銷售超過600萬元的成績。
正是這個原因,促使我們決定自己投資進入生鮮便利店領域。
我們在進入一個省會城市,一個高度壟斷的市場,我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在距離我們首店不到1000米的距離上,沃爾瑪和一個大型農貿市場前后夾擊著我們。在選擇這個店鋪的時候,我們的項目經理有點遲疑,我的意見,這就是檢驗社區生鮮便利店存在的生命力的好地方。如果我們在這個地方做成功了,那還有哪里不能開店呢?
我們現在已經可以確定,社區生鮮便利店是符合社區群眾要求的,是有較大需求和生命力的。但是要想成功,我想必須回到一些最基本的工作上。
一、符合社區顧客要求的商品結構。
我們面積非常有限,所以我們的商品結構既不能克隆我們管理的大賣場,也不能克隆我們那些已經成功的店鋪,我們必須找出來那些本地小區顧客最需要的產品,周轉率最高的產品,組成我們的商品結構。
所以我要求我們必須在這個月底達到3000個單品數量,才能夠保證我們有足夠的商品去測試顧客需求和篩選。任何商品結構的建立,都有一個從無到有,從多到精的過程,所以沒有基本的單品數量,就無法優化商品結構,德國阿爾迪的單品數量少,那也不是一步到位的,也有一個從無到有,從多到精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適應市場的過程,這個過程要盡量短一些,但是時間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每三個月,我們要做一次商品篩選。
與大賣場相比,便利店對于消費不是引導居多,而是適應居多。當然,我們也一直在力圖影響顧客的購買習慣。
二、保證商品庫存和陳列到位。
缺斷貨是對于我們銷售最大的傷害。所有人員都有責任保證商品有足夠的庫存和陳列。對于一個新的體系的第一家店鋪來說,配送和物流、供貨商和商品都是短缺的。所以我們不僅僅是要求店面,也要求采購要參與到訂貨、催貨之中。要保證不斷貨,就要保證每次訂夠7~10天銷量的貨。并且不斷的催促供貨商保證到貨。否則斷貨是肯定的。
通過檢查,我們發現個別商品有貨但是沒有出樣,這是管理缺失的表現。店鋪的管理者要加強責任心,要勤檢查,勤盤點,就會解決這個問題。
一個重要的現象,是全國超市幾乎都存在的,在便利店更為嚴重,就是賣丟商品的問題。我們的店鋪管理者應當是站在貨架面前而不是在電腦前訂貨,可是當貨架上商品賣光,標價簽缺失的時候呢?管理者訂貨的依據呢?一個普通員工就可以任意地改變我們的商品結構,消滅我們的單品。這是非常值得警惕的現象。堅持不懈的空位管理、定期的盤點和日常巡查可以減少這種事情的發生。
還有,我們不能等到一個商品賣完或者即將賣完的時候才去訂貨和補貨。一個庫存為零的商品很容易賣丟。而且在等待下一次到貨的時間段內,我們在隨時損失銷售。如果某種商品(尤其是非生鮮商品)庫存量不足3~5銷售,那就是我們必須下訂單的時候了。
價簽的管理,牽扯到商品價格、訂貨和庫存,絕對要放在貨架管理的第一位。空位管理是一個重要的保證價簽不丟失的手段。
每次集中到貨就會引起銷售的增加,恰好說明日常訂貨的不及時,因為增加的反面是到貨之前銷售的損失。
三、及時市調比價,及時調整價格。
我們生鮮便利店的開設不是給大賣場拾遺補缺的。拾遺補缺的定位就是中國大多數便利店不能夠贏利的根源。因為拾遺補缺的商品結構只能帶來拾遺補缺的銷售。我們必須直面競爭,主動挑戰大賣場和農貿市場。
價格無疑是競爭最有力的武器,每周兩次市調就是我們的眼睛。沒有這個眼睛,我們就是盲人摸象,瞎指揮,白忙活。店鋪和采購必須把市調放在一等一重要的地位對待,像對待自己的眼睛一樣。
我們比價市調的目的是什么?是通過及時的價格調整獲得相對的優勢。注意是相對的的優勢,而不是絕對的優勢。社區便利店在便利性上具有天然的,絕對的優勢。那么價格上,我們只需要相對的優勢。
這個相對的優勢,就是體現在在那些敏感商品上面,我們要保證價格絕對明顯低于大賣場和農貿市場。其他商品就不一定了。該賠的錢要賠掉,該賺的錢要賺到。
為什么有這么多大賣場,還有農貿市場?而且農貿市場價格不一定比大賣場便宜?我看主要是農貿市場價格靈活!早上一個價,中午一個價,晚上一個價,我們要學習農貿市場的做法,這一點大賣場是無論如何做不到的。這就是生鮮經營的秘訣。
四、寧吃鮮桃一口,不咬爛杏三筐。
生鮮經營在我們店鋪占據無比重要的位置,所有的人都應該研究生鮮經營,成為其中的專家。
生鮮是"鮮"字打頭,在新鮮的基礎上再談價格優勢。如果進貨來的商品就不新鮮,那么從進貨回來就意味著這個東西要降價要處理,就意味著虧損已經發生了。
質量差一點的商品也有人要,是那些最低端的顧客要,這些顧客你不賠錢他不買,不是我們需要的消費群體。想賺他們的錢,就如同從蚊子身上吸血一樣困難。
生鮮商品進貨難免質量不一致,如果發生了,立即通知店面做分級分價處理,才能避免損失,做得及時,定價合理,還可以賺錢。其中爛貨要定價低一些,能夠讓爛貨先走,就是勝利!因為總有顧客需要好貨的。
“得了灰指甲,一個傳染倆”,生鮮商品的變質是具有極強傳染性的。大家要特別注意這個特性!
所以對于腐敗變質的商品要堅決扔掉。沒有腐敗變質,但是不夠新鮮,比如水分流失等,要及時變價處理。處理的越快,損失就越小!
只有即時處理掉不好的商品,保證生鮮商品新鮮的品質!才能保證越來越多的顧客喜歡我們店鋪。
五、衛生整潔勝過精美裝修
我們看過很多便利店,裝修精美,位置優越,但是就是有個特點,不賺錢。
我們做過的生鮮便利店,裝修樸素大方,是因為我們要節約每一分錢的成本,讓利在商品上。
但是樸素的裝修與衛生整潔不矛盾。清潔、整齊、明亮、豐滿這四大基本原則,在我們店鋪里面必須都做到!這就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店鋪標準。
不能因為我們做生鮮,就把店鋪搞得亂七八糟,用具亂放,蒼蠅亂飛。更不能借口顧客多就放棄了營運標準。
營運標準降低的結果,會導致高端顧客流失。誰會喜歡一個臟亂差的商店呢?
所以衛生整潔勝過精美裝修!任何不是我們銷售的商品,都不應該出現在顧客的視野里面。
清潔包括四個方面:墻面、地面、平面、商品。
整齊包括四個方面:貨架、商品、器具、標識。
一切從顧客的基本需求和門店的基本管理出發,只要我們做好以上五個方面最基礎的工作,輔之以親和的服務和適當的營銷,那就會是一家贏利的社區生鮮便利店。我們就可以一家一家開下去,開遍這個而城市的各個社區。
- 該帖于 2013-8-9 8:56: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