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品牌?品牌就是要與眾不同才。而打造民族品牌,更加講究與眾不同。雖然世界上與眾不同的事情很多,但它只要和某個顧客利益點鏈接上,再把這個邏輯解釋清楚,強大的中國品牌就成立了。
事實上,任何一個新生事物都有試錯的風險,為了確保企業創建品牌的事業能否成功,通常會分析這幾個方面。
第一,看發達市場、成熟市場,看這個事業多大。如果發達市場很成功,隨著品牌企業收入水平提高,可能在市場也會成為現實。
第二,觀察這個事情在歷史上存在了多長時間,比如涼茶在人類生活中存在很長時間,只是到了工業革命,他落后了,而有企業通過創新也能做出出色的品牌來。歷史越久的越有未來。這源自于過去比未來擁有更多的未來。
第三,到消費者觀念中去尋找制造業的前景,比如中國有一個企業,這個企業剛開始投資幾十萬起家,現在很大,遍布全國各大超市,這就是因為這個企業發現了中國人腦袋有一個觀念,藥補不如食補。
即是說觀察一個企業的前景,可以從發達市場、從認知、從歷史這三個角度來判斷未來趨勢。
一個民族品牌要實現制造業轉型基本上都缺乏一個能力,即是去引導消費,而不是迎合消費。現在中國品牌最大的悲哀就在于一味迎合消費、滿足需求、追逐熱點。這是對競爭力最不利的一種方式。做品牌,首先要做到與眾不同。別人往東走,恰恰要往西走。然后再給組織補上一個引導消費的能力。
最近有一種提法,叫品牌選擇的暴力,品牌給深刻地揭示了市場的無形之手,消費者一旦購買這個品牌的產品,企業就會興旺。消費者一旦不購買,企業就會衰退。這個選擇不叫選擇,叫選擇的暴力。因此品牌在企業經營中至關重要。當下,中國品牌的經營需要面對消費者的選擇“暴力”。否則再大的企業都可能在消費者的選擇暴力中被迅速淘汰。
作為一個企業家,如何來理解品牌,其實品牌就是能不能匯聚選擇的力量。先確保在邏輯上的可能性企業能夠贏。再去求戰,這叫先戰后求勝,把邏輯的可能性變為現實的可能性。
實際上,全球最好的咖啡豆都是產自南美洲,但人們消費的都是北美洲的品牌。所以南美洲企業家們生產出全世界最好的產品,但是他們從來沒有賺到什么錢。全球運動服、運動鞋產生中國。但是中國品牌沒有賺到錢。世界之所以如此荒謬,就是因為大家都忽視了選擇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