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首進社區 重慶首家易捷社區便利店開業 社區商業的大熱,催熱了大批社區便利店和購物中心。相對穩定的客流、銷售額隨居民消費水平提升等優勢,讓一向“蝸居”加油站的易捷便利店開始走進社區。
8月12日,重慶渝中區鄒容廣場,重慶首家易捷社區便利店——易捷解放碑店,開門迎客了。
雖然中石化重慶江南石油銷售分公司工作人員張華(化名)向記者透露,“如果有合適的機會,我們還會開第二家。”然而,強敵環伺的重慶市場,前有十分利、可購等本土便利店,后有羅森和即將開業的7-11等外資巨頭,飽受“經營能力不足”詬病的易捷便利店,前進的道路似乎并不那么光明。
小心試探心不死
“這次邁出第一步,走進社區,對于我們來說也是一個新的嘗試。”張華告訴記者。
作為中國數量最多的兩家便利店,易捷(隸屬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與昆侖快客(隸屬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這兩個“難兄難弟”一直依托加油站來布點。
然而,加油站客流單一、輻射群體小、消費者消費習慣沒有養成等因素,使得加油站便利店的銷售額一直不高。張華表示,自己轄區內便利店的日均銷售額,好的門店約為5000元左右,但是所有門店平均下來只有2000多元。這顯然與行業其他企業的5000~6000元的日均銷售額存在著較大的差異。
即便這樣,“賣油翁”中石化對于零售卻一直心不死。早在2006年,時任中石化總裁的王天普正式宣布非油品業務(即加油站油品銷售之外的收入,包括便利店與餐飲或廣告商等合作而獲得的租金收入等)已成為中石化重點業務之一。
到了2008年,中石化成立非油業務處,建立統一的運營模式和業務流程,正式推出易捷便利店品牌。而目前,易捷便利店企圖走出加油站,在社區里分一杯羹,于是有了重慶解放碑店的開業。
此次社區店面積僅為8平方米,由中石化重慶江南分公司的市區營業部劃出。由于靠近居民區和學校,因此商品品類以酒水飲料、香煙、日常食品為主,約200多個品種。
事實上,易捷重慶解放碑店并不是中石化首次進軍社區。
2010年,中石化就啟動社區超市計劃。同年12月,浙江杭州望江家園社區,婺江路易捷超市開業,1500平方米的超市里,提供食品飲料、米面糧油和各式生鮮等近6000種商品。次年1月,廣州佛山也迎來了易捷社區超市。
對于易捷進軍社區,北京昭邑零售商管理咨詢公司總經理劉暉認為,易捷的競爭力體現在高速路上,從藍海跳回社區商業的紅海,不合邏輯。
或許中石油也是這么想的,其重慶江南銷售分公司的便利店負責人葛經理就表示,目前沒有此類計劃。
雖然易捷選擇在重慶小步慢行,但正如上海商學院教授周勇說的那樣,為了做非油品業務,把便利店從加油站開到社區,從經營發展視角來看,也是易捷的出路之一。
崎嶇之旅
自身的先天不足,再加上日益講究精細化管理的零售業的后天壓力,易捷邁向社區的道路注定崎嶇。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2012年中國主要連鎖便利店發展情況》顯示,截至2012年底,易捷便利店共有20891家門店,而昆侖快客也達到了13000家。
數量上的優勢并沒有讓加油站便利店成為零售大佬,2012年連鎖百強中,易捷銷售額突破110億元,僅位列第55位。這樣的成績顯然讓人失望不已,“盈利能力差”、“缺乏專業人才”等一直被業內人士詬病。
然而,手握自有物業的易捷似乎并不擔心。張華告訴記者,解放碑店由于是自有物業,所以沒有租金壓力。此外,不記名加油卡也可以在這里使用,同時增加了IC卡充值等服務,這對于拉動銷售額很有效果。目前,日均銷售額在800元左右,預計后期能達到2000元。
記者算了一下,如果日均銷售額達到2000,那么解放碑店將實現250元/平方米/日的坪效,這個數字甚至比一個50平方米、日銷售額8000元的優質便利店還要高。
但是,令人擔憂的是,一旦沒有了自有物業,易捷將如何推進社區呢?張華也坦言,考慮到租金等成本問題,后期的計劃要謹慎很多,權衡各方利弊,有合適的機會才會做。畢竟我們與其他超市還有很大差別。
另一方面,作為后來者的易捷肯定要面臨先入者的競爭。戴德梁行調查稱,按重慶主城區1000萬人口計算,平均每3000人可支撐一家便利店,目前主城區便利店最少需要3000多家,但目前重慶便利店總數還不到1000家。
過去的3年,重慶云集了羅森、十分利、可購、若家、互惠等內外資企業,年底7-11也將加入戰局。
記者發現,在易捷解放碑店周圍存在著重百超市、羅森便利店等競爭對手,這對于并沒有多少零售優勢的易捷來說,是不小的挑戰。
對于易捷的入局,重慶可購商貿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冉從輝表示,重慶市場很大,更多的品牌競爭,對于市場是一個很好的促進。正如當初與羅森一起進駐,現在我們各自有各自的優勢所在。
周勇則不看好,認為其在有資源優勢的加油站都開不好便利店,在社區開便利店,也是兇多吉少。
要做的還很多
“由于經營體制的顯示,易捷在靈活性上還有所欠缺,未來要做的還很多。”張華直言道。
據了解,易捷的采購體系是按省一級單位劃分,除了一些大的合作項目,比如與茅臺酒廠和長城葡萄酒的合作由集團公司出面談妥,再統一向各省市分公司布局;其他則由各地分公司自己洽談,采購地方特色商品,而真正處于第一線接觸消費者的基層門店只有加油站站長有建議權。
據易捷內部人士透露,他們在內部訂貨系統上只可以選擇品類,不能選擇品牌,然后由總公司統一調配。另外,商品周轉率也較長,銷量最高的飲料食品周轉率達到了10天。一般便利店平均庫存周轉天數才在10天左右,還包括了周轉率較低的日用雜貨。
對此,北京商業經濟學會秘書長賴陽認為,易捷便利店在選擇商品、商品豐富度、定價、物流配送上都有不足,如果不改進的話,在社區沒有競爭力。
或許,易捷也意識到這一點,也在加強自己在零售方面的基本功。
近日,中石化陜西分公司就與西安麥德龍商貿有限公司達成合作意向,選定7座易捷便利店先行試點,根據便利店客戶需求,麥德龍對其實行差異化商品供應,并派駐專業營銷團隊入駐試點便利店,利用其豐富的商業零售和商品管理經驗,為其提供全方位的售后服務。
但與麥德龍合作,易捷似乎找錯了對象,業內人士分析道。麥德龍是以倉儲式會員店聞名,不論在商品選擇和陳列上都與便利店有著很大差異,易捷學習的對象更應該是7-11、羅森這樣的便利店專業企業。
另外,在商品的選擇上,易捷最初將目光瞄準在酒水上。例如,茅臺、茅臺王子酒、長城干紅葡萄酒等都有特供易捷的品類,而地方特產則包括寧夏枸杞、新疆大棗等。
對此,賴陽認為,易捷想要進入社區,這樣的產品配置顯然是不合適,一方面是不符合社區居民的日常需求,另一方面這些相對高價的產品也會將對價格較敏感的社區消費者擋在門外。
當然,易捷也在改變,例如與最大第三方線下支付公司拉卡拉的合作就是改變之一。顧客通過拉卡拉,可以在易捷便利店內完成信用卡還款、水電煤繳費、手機充值等業務。
即便如此,易捷想要在社區分一塊蛋糕,還不是那么容易。試水之后,是大舉進軍還是退回原來戰線,還有待時間的驗證。
(來源:中華合作時報·超市周刊 記者:陳紅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