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進入 購物中心還是 百貨商場,作為品牌方來講,主要是對入駐商場的戰略和品牌定位。也就是這個品牌行銷方案真正的制定和實施,將是這個品牌生存的命脈,對此首先要給自己的品牌定位。 因為就目前兩個業態的發展來看,購物中心定位明顯趨于高端,而百貨開始更多的面對大眾消費者。如果只是進行商業經營,那么百貨的聯營模式明顯風險較低,而如果要進行品牌的塑造和創立,以租金形式合作、獨立收銀,且自主可控較強的購物中心無疑是更好的選擇。 目前百貨業態所面臨兩個最大的問題:第一,真正品牌的含金量正在下降,原來一些高端品牌正逐漸流逝,而新引進的大多是一些中低端品牌,這就直接損害的百貨對于消費者時尚、高端消費的吸引;第二,黔驢技窮的促銷活動,近幾年百貨業態唯一的一個法寶就是屢禁不止、五花八門的促銷,雖然都認為不可為,但又無奈為之。幾年下來,這種玩命打折無疑已經大大降低了百貨業自身的品質。 江山代有品牌出,隨著近兩年大型購物中心業態的普及以及二三線城市商業地產開發熱潮的推動,一方面是成就了ZARA、H&M、優衣庫等眾多國際快時尚品牌商的可觀業績,一方面也給廣大品牌提供了門店拓展、渠道下沉的載體。 因此所謂“牌子”永遠是變化的,也永遠是相對而言,比如十年前的真維斯、班尼路等品牌,現在已經主要深耕三四線市場;幾年前被追捧的一些時尚品牌現在也逐漸被移動到邊邊角角,并被越洋而來的洋品牌搶盡風頭。而快時尚風靡后,在未來市場究竟誰會再領風騷,看一眼前輩就會知道,消費者的口味、市場的風向永遠是多變的,而能否抓住或引導這種變化那就要看品牌自己的變革和創新了。 版權所有http://www.tongkong.com(瞳孔商業空間設計)轉載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