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北師范大學北苑餐廳3樓C06室有一個特殊的超市,叫“愛心超市”,已經開辦7年了,是專門為東北師范大學在校貧困生服務的,超市里的各種生活用品齊全,學校會把補助打到學生的身份識別卡里,學生持身份識別卡就可去超市購物。
大一新生收到“愛心禮包”
小張來自河南濮陽一個偏遠山區,是東北師范大學本部的一名新生。8月27日,他獨自拖著沉重的行李,走進東北師范大學的校園,長途跋涉的疲勞與內心的擔憂寫在他臉上。
因為家境貧寒,小張差點放棄了上大學的夢想。他說,因為看到錄取通知書里的資助政策介紹,才鼓足勇氣來到這所理想中的大學。
在新生報到“綠色通道”咨詢處,他免費領取到了一個“愛心禮包”,禮包內有各種物品領取卡,包括毛巾、牙具、香皂、洗發水、洗衣粉、水杯以及御寒衣物等。
“去哪領取啊?”一臉茫然的小張問咨詢處的學長,學長告訴他,拿著領取卡可以隨時到“愛心超市”領取。
小張欣喜不已,辦完入學手續,就按照學長的指引,在“愛心超市”領到了所需的生活用品。
學校每年撥款100萬元
“愛心超市”是東北師范大學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實施“雙線資助”模式的重要載體,是東師大探索資助育人的新模式,距今已經有7個年頭,地點設置在北苑餐廳3樓C06室。
負責老師說,“愛心超市”每年春秋季各營業一次,每次營業時間約為三個月(春季為3月至5月,秋季為9月至11月)。
“愛心超市”采用義工模式運營,東北師范大學的所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都是“愛心超市”的義工,他們一方面獲得學校的無償資助,但每學期都必須為“愛心超市”服務10小時以上。
“開辦‘愛心超市’的出發點和根本目的是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自尊、自立意識。”負責老師說,學生資助管理中心每年劃撥約100萬專項經費用于“愛心超市”的建設和運營,貨物采購采取招標形式,保證質量。
超市交易采用虛擬貨幣
“愛心超市”的貨物主要分為日常用品、衣物、書籍和部分電子產品,其中日常用品全部采購,接受捐贈的衣物和書籍等物品也會經消毒、分類后再“出售”。
負責老師說,超市交易采用虛擬貨幣交易,物品定價是市場價格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之間,為了方便學生“購買”,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將虛擬貨幣充值到學生的身份識別卡中。
所有資助對象每月可以獲得20元的日用幣,專門用于購買日常生活用品;根據資助對象類別不同,每個學生每學期可以獲得一定數量的服裝幣。學生用完所有虛擬貨幣后,可以提出申請,經審核批準后,可再次充值。
今年秋季開學以來,“愛心超市”營運已一周時間,超過300名貧困新生光臨“愛心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