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歷史長河中,著名的西行有三段:一段是唐三藏歷經磨難,修成正果的取經之路,一段是紅軍戰略轉移,前有險灘、后有追兵的長征之路,這兩段路都是唯一的、轟轟烈烈的,而最綿長、最具有韌性和文化底蘊的則是茶馬古道。在湖南省安化縣的崇山峻嶺和山澗溪流之間,綿延著一條神秘的茶馬古道。“古道馬背月圓圓,大漠駝鈴天邊邊。”千百年來,無數的馬幫在這條道路上默默行走,悠遠的馬鈴聲,回蕩在山谷、急流和大漠上空,馬幫每次踏上征程,就是一次生與死的體驗之旅。茶馬古道的艱險超乎尋常,然而沿途壯麗的自然景觀卻可以激發人們潛在的勇氣、力量和忍耐,使靈魂得到升華。明清時期,湖南、四川、陜西的茶商們用黑毛茶做原料,先運到陜西涇陽進行手工筑制成磚,再運往邊疆交易販賣,這就是茯磚茶,也叫附茶。 茯磚茶外形是長方磚形,每片磚凈重均為2公斤。特制茯磚茶面色黑褐,內質香氣純正,滋味醇厚,湯色紅黃明亮,葉底黑湯。泡飲時湯紅而不濁,耐沖泡。茯磚茶具有顯著降低人體血脂、血壓、血糖和膽固醇的功效,長期飲用,能夠促進新陳代謝,增強人體體質、延緩衰老,對人體起著有效的預防作用。西北少數民族主食牛、羊肉、奶酪等,這些食物容易產生脂肪堆積,當人體脂肪性食欲過多時,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增大,脆性也就增大,很容易引起微血管壁的破裂而出血,長期飲用茯磚茶可增強毛細血管的韌性,防止微血管的破裂,而且茯磚茶中的脂肪分解酵素高于其它任何茶類,可以有效分解人體油膩,具有消食等功能。 維吾爾族人最愛茯磚茶,他們把“金花”多少視為檢查獲磚茶品質好壞的唯一標志,特別要求茯磚內金花顆粒大,干嗅能聞到黃花清香。 小時候的記憶很模糊,每次冬季回到姥爺家,燒得很旺的大盤爐上有個很大的壺,壺嘴里總冒著白煙,時而呼呼沖天,時而悠悠然然,飄忽不定,讓我覺得神秘有趣,那里面倒出來的水呈琥珀顏色,喝起來濃香四溢,那時候我并不知道壺中裝的是茯磚茶,大人們叫它磚茶,整包的形狀就像一塊轉。西北的餐館都給顧客喝這個茶,尤其是少數民族的餐廳更是保持著這個傳統,這個濃香的味道伴隨了我的童年和青少年時代。 而立以后,心緒漸靜,一次無意中品到安化黑茶,發現味道頗為熟悉,與茶人攀談之下才知道它就是兒時常喝的磚茶,長談以后才了解了磚茶的生生世世、來龍去脈,不禁一絲驚喜,畢竟在萬里之外,多年以后的邂逅,那種感覺猶如身處靜謐的森林,傾聽蟬鳴、鳥叫、蛙鬧,聲聲悠揚入心,舒暢極了。感慨良久,立刻買下,回家細細品味,別人喝它為的是消食解膩,我喝它卻另有一番風味。 茯磚茶的魅力在于遙遠的傳承和一份慢生活的滋養。 磚茶產于中國陜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等地區,根據原料和制作工藝的不同,可以分為黑磚茶、花磚茶、茯磚茶、米磚茶、青磚茶、康磚茶等,是漢族人創造并在茶馬互市中交換給西北民族的一種商品。中國西北地區有“寧可三日無糧,不可一日無茶”之說,而磚茶更是與奶、肉并列,成為西北各族人民的生活必需品。
--------------------------------------------------- 員工為本 顧客至上 追求卓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