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一個賣場的客流如何,就要看生鮮的吸客能力,可能有一些負毛利商品來吸引顧客,但是要看賣場與供應商商談的價格是否有優勢,再在有優勢的、顧客喜歡的商品上著手營銷,有可能商談的有較大優勢(不必負毛利),優勢較小或和平常一樣的供價,又是顧客喜歡的商品,可做部分負毛利吸客,帶動其他相關聯的商品或高毛利商品的銷售,因為不是所有的顧客都是沖著你負毛利商品來的,就算是,也不全部都只買負毛利商品,所以,一個生鮮賣場不僅要吸客,還要平衡更多的毛利點,如果全靠虧錢來吸客這大家都會,關鍵是怎樣平衡這個度,度小了,不吸客,反之,虧錢,所以生鮮的操作不是很多人想象的那樣簡單:不過就是買買肉嘛、菜嘛、水果、雞蛋..........但是又有幾個人能把生鮮的毛利控制好呢?
再說,百貨和住居、加食商品、一般情況下的負毛利商品吸客的很少,所以只是靠和供應商商談支持活動力度足矣。所以,在平衡毛利的技術性上,生鮮的占很大優勢,以此,生鮮干部能做店長,也就不奇怪,因為其他部門只是根據商品的特性不同、進價不同、品牌層次不同所帶來的毛利、毛利率不同而已,越是不知名品牌,毛利越高,一般加食的3、4線品牌一般毛利率都在45%以上,而生鮮的毛利率較小,所以,又要吸客、又要做銷售預算,還要平衡毛利點,生鮮是真的不容易啊!生鮮出來的干部當店長也就不奇怪啊!在我認為:一位店長,可以啥都不懂,但,必須要懂生鮮,且要精通生鮮,就算是聯營供應商的商品進價可以通過很多渠道得到,等級不同價格不同,品質不同、價格不同。豬肉的分割、部位的占比(例如:前夾肉占整個白條的16%五花肉占?二刀肉占?前排、中排?后腿肉?。。。。。。。)、部位肉的定價!都是作為生鮮干部必須熟知的專業知識! 以上只是個人愚見!僅供參考!)
資料來自梅西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