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中國消費者手中可以二次流通的奢侈品總量約有3000億人民幣,并呈現每年20%左右的高速增長態勢。但市場假貨嚴重,LV、GUCCI、CHANEL等位列二手市場奢侈品牌假貨可見度排行榜前列。
二手奢侈品市場容量達3000億
中國消費者作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費群體,支撐著全球奢侈品消費,同時由于中國奢侈品禮品市場的畸形發展,民間已經積累了大量的未使用奢侈品以及可以流通的已使用奢侈品。據財富品質研究院調研統計,目前在消費者手中可以二次流通的奢侈品總量約有3000億人民幣,并呈現每年20%左右的高速增長態勢。
但是,由于消費觀念原因,以及二手流通市場不發達,截止到2013年上半年,二手奢侈品市場的交易額只有大約30億人民幣。雖然市場基數很小,但是增速很快,年平均增速在30%以上,超過同期奢侈品市場增長速度。
市場雖然快速增長,但是奢侈品的二手經營公司大部分規模較小,并多數處于虧損狀態,整體商業模式單一,缺乏核心競爭力。
北京引領行業發展
調查發現,一線城市的消費者二手交易的意愿相對較為強烈,其中北京居首,其次是上海。60%的北京受訪奢侈品消費者明確表達了需要將手中的奢侈品變現的想法,這主要源于北京的奢侈品消費禮品比重較大,同時由于政治因素而無法使用導致。但廣州同樣作為一線城市,當地消費者二手奢侈品消費的欲望明顯較低,這與廣州整體奢侈品市場環境以及奢侈品消費心理有關。
數據顯示,二三線城市的消費者在二手奢侈品交易方面,無論是買和賣的意愿都相對較低。富豪階層大部分不會購買二手奢侈品,認為買二手奢侈品不符合他們的身份,更不會買二手奢侈品去送禮,而非富豪階層則對價格很敏感,即使是二手奢侈品,對于他們仍然是價格較高的奢侈品消費水平,所以他們寧愿選擇奢侈品假貨或者非奢侈品,而非二手奢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