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行業的一線銷售人員在產品銷售過程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據初步統計,服裝導購對產品成交的影響作用占到了80%,而產品僅僅占20%。由于服裝導購的技能缺失,我們看到許多服裝店面的導購每天都在驅逐顧客,更為關鍵的是,不專業的導購行為直接帶來品牌資產的損失。不稱職的店員成了門店最大的成本和利潤黑洞!
服裝終端管理的重點自于人、店、貨;贏終端者贏天下。而對于已具有一定規模的服裝企業來說,終端管理的難點更是層出不窮,面臨以下7大障礙:標準難統一,培訓難落實、系統難有效、意識難養成、上下難聯系、庫存難解決、培訓有短板。
1.標準難統一:終端網點數量較多,業績基礎差異較大、管理政策指導難落實,結果一個專柜一個標準難統一,傳統督導巡柜的方式不僅差旅費用巨大,而且局限于督導的精力和能力,通常效果大打折扣。
2.培訓難落實:外部培訓費用高,員工流失率大,今天你花錢培訓,明天別人幫你挖走,新來員工又缺乏經驗,又得在同樣的培訓內容上再花冤枉錢;內部培訓體系受培訓人員能力局限,好的培訓師太貴,一般的培訓人員缺乏經驗,開發的課件缺乏專業度和實用性,落實終端往往困難重重。
3.系統難有效:導購人員學習力參差不齊,傳統的文件培訓方式,導購理解存在差異,一些公司花大價錢砸系統和ERP,但界面不夠親民,使用過程中往往人心抵觸,同時導購無能理解系統對企業的重要性,為圖方便往往數據造假,出錯成了家常便飯,系統的使用因為人的因素變成了雞肋。
4.意識難養成:大多數員工的問題不在于經驗而在于意識,意識的培訓需要長期潛移默化的強化,并非幾篇簡單的文章或PPT而能改善,導購的培訓一方面是專業度,一方面是以他們可以接受的方式不斷灌輸明確方向。然而可以做到的企業寥寥無幾。
5.上下難聯系:管理者業務越來越忙,離終端距離越來越遠,去終端時間越來越少,與終端脫節,往往容易被單純的數據所誤導,終端和管理層之間又缺少了溝通的橋梁;當意識到終端的問題時,往往木已成舟,病入膏肓,難以扭轉乾坤。
6.庫存難解決:員工缺乏公司“利潤”的意識,“我拿我的提成,你的庫存和我有什么關系”這樣的導購心理不在少數,商品管理往往在終端由于人的因素完全脫節,久而久之公司業績好看不賺錢,倉庫庫存堆成山
7.培訓有短板:終端的培訓是全方位的,有的督導懂數據不懂陳列,有的督導懂陳列不懂銷售,如果所有領域都招全了,人員費用大的嚇人,如果不招全了,往往因為“短板”制約的整個終端的發展。如何把控培訓人員不“留一手”,如何保證培訓人員將自身所學傾力傳授,這本身就無從考證……
相信每個進行終端管理的企業都還可以再說出很多條。
如何破解這些難題,是企業練就“內功”的關鍵。超級導購APP的負責人李偉認為:傳統方式解決不了的問題,互聯網來解決,移動互聯網時代尤其如此。互聯網對于傳統的解構和顛覆已經不是某一個行業、某一個領域的問題,它是在各個方面、各個層次進行的變革。對于任何一家企業來說,利用其變化而提升自身“功力”,是不二選擇。
她說:“服裝行業的發展不再是跑馬圈地的年代,而要轉向提升單店銷售業績!找到最高效的培訓方式,讓‘超級導購’不再是‘稀有物種’,而成為終端店面的‘標配’”;而以“超級導購”為核心進行貨和店的管理,才有可能真正實現決勝終端!”
李偉表示,企業要擅用技術為自己服務。企業可以利用移動互聯網技術實現跨地域的、即時的對終端進行管理,真正掌握終端。目前他們所開發的超級導購APP不但可以幫助企業解決最重要的培訓問題、非現場的現場管理問題,更能夠降低企業70%的日常培訓費用;避免30%因人員流動帶來的培訓浪費;讓總部聲音下得去,讓終端聲音上得來。
這是一個整合的時代,李偉說“我們在課件設計上大費心思,融合了服裝行業一線培訓總監和知名服裝行業顧問的經驗,系統性上加載培訓現場感,才能使課件體系有序、貼近一線實際;而在課件形式上以動畫劇情的方式呈現,充分適應90后員工的審美、心理需要,從而大大提高其觀賞性、趣味性,提高到訪率。”培訓最重要的是潛移默化,是持續的滲透,是個性化的因人施教!而在現場管理方面,APP更是能發揮更大的作用,如知識查詢、貨品管理、陳列管理、OtoO等等,都可以利用超級導購APP得到很好的解決。
做到這一切是否意味巨額的費用?“恰恰相反,”李偉說“移動互聯網的特點就是高效能、高性價比。超級導購微信公共號chaojidaogou上還有一些免費的內容給到個人學習者,大家也可以在App store上下載申請試用賬號。任何一輪企業的成長都是擁抱改變的成長,在移動互聯時代,我們應該盡早享用它的便利!
當“人”的能力提升了,貨和店自然就管好了。如果“超級導購”不再是企業的奢望而成為門店的標配,把80%的客戶轉換率發揮到極致,導購不再是門店的成本黑洞而成為吸金石,決勝終端也就不再是空談而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