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商城要截流阿里巴巴 大潤發飛牛網即將面世
這邊是“步步高商城”將于12月26日正式上線,那邊是大潤發創辦的電商業務“飛牛網”將于10月22日召開招商大會。一家是區域零售的龍頭企業,一家是目前國內市場大賣場業態的老大,臨近年底,這兩家被市場和業界最為看好的零售企業都開始實質性地把腳邁進了電商的大門。
實體零售企業進軍電子商務的新一輪熱潮正在到來。不過,專家指出,步步高、大潤發區別于其他幾年前就盲目跟風上線的實體零售企業,這兩家在戰略上穩重且冷靜的企業,是在經過這幾年對電商與不少實體零售線上業務的失敗案例的仔細審視后,才正式宣布涉足電商,在投入上都是億元級起步,顯然將電商業務擺在了企業發展的全局戰略。
用步步高董事長王填的話說,步步高商城的目的就是要“截流阿里巴巴”,“步步高是傳統零售商,但我們要做電商就不止于單純地觸網,步步高將利用自身優勢做本地版阿里巴巴。”
用電商思維做電商
或許,在實體零售行業,緊隨著蘇寧易購之后,又將誕生兩家電商黑馬。
10月16日,步步高集團在長沙舉行電商戰略發布會,步步高集團董事長王填宣布步步高成立獨立子公司,正式進軍電子商務領域。
據悉,步步高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團隊主要成員來自阿里巴巴和京東,結合了阿里平臺化運作和自營B2C的組合優勢。CEO由原天貓運營經理李錫春擔任。對此,王填表示,步步高之所以現在才切入電商領域,一是在觀察傳統零售企業觸電的種種反饋與失敗原因,二是不希望將電商做成傳統門店的線上版。
對于為何步步高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CEO沒有從內部團隊產生,王填認為,這一職位就應該由電商專業人才來出任,而步步高商城就是要用電商的思維做電商,完全區別于傳統商業。
巧合的是,飛牛網的電商團隊亦是由臺灣資深電商運營人士組成,飛牛網的股東之一是臺灣最大購物網站PChome創始人之一謝振豐的旗下公司,飛牛網的總經理洪千琇曾在臺灣PChome工作達13年。
與以往傳統零售企業觸電不同的是,步步高和大潤發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專業人才來掌舵整個電商業務,而不是從企業內部劃出一塊或是成立一個部門來試水。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這或許將帶來傳統商業進軍電商在管理和運營模式上的全面轉變。
O2O全渠道
新成立的步步高電子商務有限公司CEO李錫春介紹了步步高O2O全渠道戰略:渠道上,整合PC+手機APP+微信購物+線下渠道;業態上,將購物中心、百貨、超市、電器、便利店各業態線上線下打通;品類上,將會是商超+百貨+生活服務。步步高商城的商品中,35%來自網上自有品類,65%的產品來自步步高線下實體店。
步步高電商的亮點在于全渠道、全業態、全品類的雙線零售。王填介紹說,步步高的雙線零售是指線上的步步高商城與線下實體店的雙向互補。未來的步步高網上商城不僅擁有自營品牌的所有產品,還將開放給各類優秀品牌商入駐。也就是說,步步高商城未來將是與京東和蘇寧易購一樣的開放式平臺。
而步步高全業態門店的O2O,意味著在步步高任意一家實體門店都可享受商城下單付款,就近門店提貨,以及多業態產品的綜合打包服務。例如,顧客在網上訂購了步步高商城的生鮮蔬菜、化妝品和吸塵器,可以在步步高商城下好訂單,選擇網上支付或者是到店支付,然后選擇到步步高就近門店提貨或者送貨上門。
“今年底,長株潭的消費者將率先享受到步步高商城帶來的商品與服務。下一步我們將打通湘、贛、川、渝、黔、貴六省網絡,利用本地經營優勢打造西南市場第一的O2O全渠道電商,未來,我們要做中國最好的O2O全渠道電商。”王填說。
而飛牛網與步步高商城的定位有一定差異化,品類集中在日常用品、快消品乃至家電、母嬰用品等方面,初步上線20余萬種商品,且計劃一年內商品數突破100萬,包括借助臺資背景引進更多臺灣特色商品。
實體零售電商的長短板
實體零售相較純電商的優勢是,有著成熟的供應鏈體系和實體門店渠道的網點資源。比如步步高目前擁有的300家門店及未來幾年將在長沙等區域開出的上千家便利店,大潤發目前在全國的280家門店,都將成為其電商的中轉站和自提點。
在王填看來,純電商企業有三個短腿,一是產品質量的保證,有一定難度;二是物流成本高;三是物流時間長。而實體零售企業還有著其他很多優勢,具備的優勢包括,如步步高成熟的品牌價值大大降低用戶由線下向線上轉換的成本,還可全面掌握顧客線上和線下消費行為;此外,步步高電商將共享步步高倉儲和干線物流,降低運輸和包裝成本等,還將聯合移動電商將優勢資源強強聯合。
據悉,步步高將整合供應鏈和物流來啟動O2O,一是通過步步高的自有商品來保證質量; 二是通過步步高實體店保證4小時內到貨,比馬云要打造的“菜鳥”更快;三是利用現有步步高物流體系,大大降低物流成本;四是利用步步高現有實體店700萬會員,線上線下共享;五是步步高大數據共享。
盡管有著不少優勢,但截至目前,連鎖百強有70余家企業開展了線上業務,大多業績慘淡。能上得了臺面的也就蘇寧易購和銀泰網。很多企業仍是將電商作為可有可無的業務。無論從營銷上還是經營上都是傳統做法那一套,只愿小打小鬧——這不可能打造一個成功的電商平臺。以蘇寧易購為例,能在廝殺激烈的線上立足,與蘇寧將大部分優勢資源都向電商集中密不可分。
在營銷上,電商顛覆了傳統的方式,無論是“雙11”的造節,還是劉強東的“西紅柿”事件,或者是約架蘇寧,以及今年所有電商跟風的“別扯”、“別鬧”、“別慌”、“別裝”系列,都讓實體零售企業望塵莫及。就連蘇寧易購和銀泰網暫時也只有學習的份兒。
那么,“姍姍來遲”的步步高商城和飛牛網能夠補齊實體零售的線上短板,在電商領域迅速擁有一席之地嗎?
(本報記者 陳岳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