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機在國內市場最先出現是通過代理銷售國外品牌,獲得自己的收益。這樣一種銷售方式,體現出國內3D打印技術的不成熟,完全沒有自身的科技研發,進而造成國內經銷商處于整個產業鏈條的末端,國外品牌一旦撤出中國市場,對于他們將造成毀滅性的打擊。因此,對于想要進入國內3D打印機產業的人來說,最重要的是擁有自己的科技創新,開創自己的品牌;另外就是要做好產品的市場定位,究竟自己銷售的產品是什么級別的,它的目標受眾又是哪些人?
對于開創自己的品牌這一點,國內做的已經是非常不錯了,從網上能搜到很多國人自主研發并生產的3D打印機,例如筆者正在使用的LXMaker朗信3D打印機,它就是上海富置電氣器材有限公司旗下的3D打印產品品牌,擁有自主的3D打印研發技術,在3D打印及其周邊領域處于國內外領先地位,同國內多家高校和研究機構開展了技術和產品上的合作,產品覆蓋上海、深圳、廣州、北京和天津等地,并遠銷出口法國、俄羅斯和阿根廷等國家,憑借優質的產品質量贏得了廣大客戶的青睞和信任。
在擁有了自己的品牌之后,下一步就是要確定自己的目標受眾。這一點國內牌品做的并不是很好。一般來說,3D打印機分為個人級、準工業級和工業級三個級別,三個級別的售價和所具有的功能是不一樣的。因此,它們的目標受眾就會有很大區別。比如,一些國內品牌3D打印機一投入市場就定位為桌面個人級3D打印機,這種級別的打印,其性價比剛好能夠滿足個人消費者的需求。
目前,中國的第二產業(即制造業)仍然很龐大,很多個體工商戶也集中于這一領域。對于身處制造業的企業來說,最重要的就是產品批量生產之前的樣品制作和確定。這一過程是最耗費成本和時間的。而且如果確定樣本之后,發現產品有缺陷,那對于企業的損害則更是雪上加霜。時間成本和精確性本身就是一對兒矛盾體,想要提升精確性就必然要花費更多的時間,而想要節省時間則要以降低精確性為代價。這也正是傳統制造工藝所無法克服難點。
3D打印機的出現則很好地解決了這一難題。就拿筆者使用的LXMaker朗信3D打印機來舉例。它的噴頭移動速度最高可以達到500毫米/秒,更難能可貴的是它在打印工件時只會沿高精度Z軸上下移動,既保證了打印精度,更保證了工件質量,防止在移動過程中變形,另外其實際測試精度最高可達0.02毫米。只此兩點就完美了解決了困擾很多個體工商戶的時間成本和精確性兩難全的難題。
也許很多商戶會覺得這樣的高精度會不會造成其所能制作的物件過小,以至于無法滿足生產較大物件的需求。這一點其實完全用不著擔心,這款機器的最大打印容積可達210x210x400毫米,而且還可以根據商家的需要進行定制,定制后最大可以達到315x315x400毫米。這樣的打印容積足以滿足絕大多數的個體工商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