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的是賬戶更是僵尸般的服務
8月12日,陳靜到沈陽市北大營街附近的一家銀行存錢。幾天前,陳靜父親陳國安剛剛去世。陳靜存錢時,心情急躁,不小心把父親陳國安名下一張未激活的卡遞給了柜臺工作人員。工作人員把9000元錢存到了這張未激活的卡里。銀行稱,這錢想取出來得辦公證。陳靜跑了一個多月,拿出父母、爺爺奶奶、姥姥姥爺6份死亡證明,仍無法證明自己有資格取這筆錢。“卡未激活,柜臺就給存錢,銀行難道沒有責任嗎?想把自己錢取出來,咋這么難?”(10月24日,中央電視臺《晚間新聞》)
雖然這筆錢最終在媒體的幫助下給予了解決,倘若不是媒體的參與,不知陳靜是不是還得為此奔波,因此而鬧心。鄙人對此是感同身受,因老父行動不便,為老父的工資卡和社保卡(銀聯方)激活,不得已,用輪椅將老父推到兩三公里以外的銀行,在途中費勁周折解決老人的內急問題,就是為了讓銀行見到“活人”,至于儲戶如何來的銀行不管,總之,不在我這里激活你就用不成,你自己看著辦,我是老大,我說了算,錢在我這里能為我放貸生息,你愛咋地咋地!
曾在媒體上看到過這樣一則報道,一小伙子到ATM機上取錢,銀行卡被吞,打了銀行客服電話,等了兩個多小時不見銀行的工作人員來處理,小伙子無奈之下,采取另一種方式,再一次打電話給銀行的客服,稱這里的ATM機多給他吐出了兩千塊,這一招很靈,不到五分鐘,銀行的工作人員就急匆匆地趕到了現場。可以說明的是,在銀行的服務理念中,自己的利益至高無上,至于儲戶的銀行卡,凡是我銀行一分錢少不了,不會給我構成損失,等我有工夫了再來給你處理。要見“活人”是必須的,不知天國里有沒有銀行,人世間的銀行卡在天國里能否使用,是否還需要激活。人們知道的是,工資卡的發放和使用,管理部門每年都要采集個人信息和指紋,如果人已離世,在工資卡發放的管理部門就被終止,況且,一些老人真是體弱多病無法親力激活的程序,由其兒女親人代替,又有代辦人的個人信息,銀行為何非要拿僵尸般的規定說話,事實上,這不是在服務于儲戶,而是人為地給儲戶設置了門檻,出了不該有的難題。
如何改善一成不變的程序,說到底,需要改的是銀行老大的服務作風,缺乏應具備的應變能力,缺乏服務的前瞻性和預見性,銀行利益高于一切的服務理念在作祟,藐視儲戶的利益,銀行該是從眾多的事件中汲取經驗,總結教訓,傾聽儲戶的意見,改變存在眾多缺欠的服務規定和章程,真正地把方便儲戶,為儲戶排憂解難放到第一位,更好地服務社會,服務大眾,是銀行的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