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個故事:小張和小李同時到一家農貿公司任職,一年后,小張升為部門經理,而小李還是原職不動,小李很不服氣,就去找老板理論,老板說:“你去農貿市場看看今天有沒有土豆”,過了一會小李回來了,告訴老板說:“有”,老板又說:“多少錢一斤?”小李愣了一下,說:“我去問問。”一會,只見小李氣喘吁吁的跑回來說:“土豆今天0.8元一斤。”老板又說:“如果批發5噸的話有優惠嗎?”小李說:“老板,稍等,我去問問。”小李回來后告訴老板:“如果買的多的話可以按每斤0.7元算。”老板這時叫來了小張,告訴小張:“你去看看農貿市場今天土豆的價格。”不一會小張就回來了,告訴老板說:“老板,今天市場的土豆價格是每斤0.8元,共有3家賣土豆的,都是陜北的新土豆,色澤﹑樣貌都很好,如果買的多的話三家的報價分別是0.65﹑0.63﹑0.68,而且都愿意送貨上門。”小李聽完了后,終于明白為何自己還是坐在現在的位置,而小張為什么就能高升。
職場中有很多像小李一樣的人,有的人是從一開始上班就是一部有生命的機器人,而有的人是在工作一段時間后受周圍環境的影響逐漸轉變為機器人,老板鞭策一下,員工動一下,以至于老板很累,幾乎所有的精力都放在鞭策員工上。其實從我們每天工作的環境大家應該都可以看到,很多賣場的主管都是將例行的工作做好,甚至例行的工作還需要催著做,結果就是你煩、我煩、大家煩;你累、我累、大家累。有些主管雖然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工作,可是例行工作做完了,就坐等下班,所以店內銷售平平。
人和機器的區別就是,人是有思維的,有主觀能動性,而機器是冷冰冰的,沒有任何思維,只能按照程序去做人類賦予它的工作。動物鏈中弱肉強食的道理我們都明白,如果還是只甘心做一個職場機器人,那么我們將被市場永遠的拋棄。
拒絕做職場中的機器人,再不行動,下一個被淘汰的說不定就是你了!
文\翟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