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省“奧特萊斯”動作不斷:一座超大奧特萊斯商業復合體—“南京砂之船”項目在江寧啟動,將打造20萬平方米商業面積的城市綜合體。不久前風靡全球的奧特萊斯也落戶徐州高鐵時代廣場,將打造高鐵國際商務區乃至整個淮海經濟區的高端商務中心。
奧特萊斯是英語Outlets的音譯,源自美國,原本是一些知名品牌的工廠折扣店—即知名品牌的工廠將過季商品或“尾單”進行打折銷售的固定門店。這些折扣店被商業地產商或商業運營商集中在一起,就形成了風靡歐美國家的“奧特萊斯”業態。數據顯示,從2002年首家以“奧特萊斯”命名的折扣商店在北京出現以來,目前全國各種上規模的奧特萊斯已經超過400家,從數量上甚至超過了美國。
記者查詢獲悉,目前,蘇錫常均已開出三四家大型奧特萊斯;南京除中央路和仙林大學城奧特萊斯外,還有剛剛啟動的江寧奧特萊斯項目;南通、鎮江、鹽城、徐州等蘇中蘇北城市也先后簽約落戶奧特萊斯。據不完全統計,我省已建成或簽約在建的奧特萊斯大小項目近20個。
各地爭上奧特萊斯,目的各異。商務部門有關人士告訴記者,蘇南經濟發達但商業水平相對不高,導致相當部分購買力流往上海,建奧特萊斯可擴大本地消費,打造區域商業高地。而在南京仙林大學城和泰州醫藥城這樣的新城區或開發區花大力氣引進奧特萊斯,則是為了集聚人氣。
但記者在蘇北某縣級市看到,沿海灘涂上居然也建起了大型奧特萊斯,卻是顧客寥寥,當地政府甚至給店員開工資來維持運營。
一位參與無錫百聯奧特萊斯廣場項目的策劃人透露,奧特萊斯最吸引消費者的是價格優勢和品牌優勢。真正的奧特萊斯產品,是廠家直接銷售,減少了流通環節。而國內很多奧特萊斯,卻是通過與品牌擁有者或品牌代理商合作來獲取貨源,很少見到工廠直接供貨的“工廠店”,在品牌集中度、產品豐富度上參差不齊。一些商場雖然打著“奧特萊斯”的名號,其實只是寥寥幾家品牌聯辦的普通折扣商店,通過“買手”渠道進貨,甚至涉及違規代購、偷稅漏稅、假冒品牌等問題。長此以往,必將傷害奧特萊斯業態的品牌形象。
記者走訪省內多家奧特萊斯發現,他們雖然都打著高端消費品折扣的名頭,但并無足夠的國際一線品牌支持,賣的也大多是耐克、阿迪達斯、李寧等運動品牌,還有一些鮮為人知的中小品牌。
此外,布局的不合理也加劇了奧特萊斯間的惡性競爭。常熟奧特萊斯工作人員就向記者抱怨說:“蘇州、無錫加起來有7個奧特萊斯,隔壁的上海也有8個,大家都在搶這一塊有限的購買力,盈利壓力非常大。”
“門檻”缺失,使得看似一片藍海的奧特萊斯,在高速復制過程中的競爭殘酷性開始顯現。2010年,寧波第一家奧特萊斯購物廣場在慘淡經營一段時間后,其所有者寧波財富廣場購物有限公司欠下千萬元租金,無奈“清場”;青島第一家試水的康城奧特萊斯,開業一年多便悄然離場;重慶溫莎奧特萊斯,運營一年半后即關門……
“在一些地方,奧特萊斯甚至成為開發商圈地哄抬房價的工具。”省商務廳有關人士介紹,當下,很多新上奧特萊斯項目是開發商在做,主要是給商業地產做配套,把地價抬高。一些欠發達地區為招引奧特萊斯落戶,甚至不惜給出豐厚的地價優惠政策。在蘇北某市,奧特萊斯項目剛簽下協議,就迫不及待打出“奧特萊斯商業旺鋪熱銷”的廣告。他建議,應盡早對奧特萊斯項目設門檻、立標準,從源頭上規范這一新興業態在我省的布局發展,不能任其“野蠻生長”。
(來源:新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