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聽到管理人員抱怨自己團隊的員工素質偏低,直接影響到團隊的業績。那么如何去看待這個問題呢?這里我想借用馬總這樣的一句話:部下素質低不是你的責任,能不能提高部下的素質是你的責任。
如何培養員工,這是當前所有企業都非常關心的問題。毋庸置疑,一個優秀的管理者應該是一個優秀的培訓師。
蘇果作為一家勞動密集型企業,人員流動大,所以一直把保留員工作為企業長期發展的基本保障。如何保留員工、培養忠實員工、提高員工的素質也顯得日益重要起來了。
我們常聽到員工這樣的表達:工作不僅僅是為了賺錢……目前我們企業員工的需求,基本上都達到馬斯諾需求理論中的第三層,即社會的需求。所以工作環境是留住員工重要的部分,實際上員工如果不喜歡他的領導,也就意味著不喜歡這家企業,也可見每一個團隊的管理者在企業中擔負著怎樣的作用了。
首先我們考慮這樣一個問題:別人為什么愿意接受你的領導?
當然,員工必須接受你的領導。但必須和愿意是兩個概念,必須是強制,愿意是追隨。一個員工愿意接受的領導都具備一定的感召力,真正有感召力的領導人總是和員工心心相印,他們既重感情又很具備原則性,既尊重員工個人也關心他們的工作。
我們不妨嘗試學習那些成功的管理者從這幾個方面培養員工的經驗:
第一,讓員工都非常了解企業的用人機制和獎勵機制,讓他們感到每個人都有發展的空間。
蘇果從成立以來一直堅持的干部培養機制是內培為主外引為輔,17 年的歷程,成就了很多人的發展,真正讓員工看到和他們一樣的普通員工也有上升的機會,所以一個優秀的管理者不會把人才控制在自己的小環境中,而是要給他們提供機會,并激勵他們挑戰每一個發展的機會;把公司的激勵政策充分落到實處,讓優秀員工得到應得的獎勵。讓員工明白做到這點其實很簡單:敬業并努力。
其實,成功與其說是取決于人的才能,不如說取決于人的熱情。 曾有管理大師這樣的描述,“并非具有杰出才能的人就容易得到提升,只有那些勤奮刻苦敬業,并有良好技能的人才有更多的發展機會,才會得到更多人的認可”,“勤奮敬業是執行力的表現,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想到自己的責任、無論在什么樣的崗位,都要對自己的工作負責”。
那么作為管理者所能做的就是如何為員工敬業提供肥沃的土壤,即通過有效的管理(包括流程、制度及理念)塑造出能夠讓員工“樂于宣傳、樂于留任、樂于貢獻”的氛圍。
第二,培養員工的團隊意識和集體榮譽感。
建立團隊共同的愿景是團隊精神建設的導航儀,有了共同的愿景才能讓團隊成員知道他們應干什么,才能讓團隊成員同心同德,為達到共同的目標而齊心努力。在這個過程中,管理者是把自己塑造成為一個監督者還是領頭羊,對這個團隊的凝聚力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第三,通過團隊活動創造和諧的工作環境。
一個和諧的工作環境,讓員工在工作中獲得樂趣,敬業且樂業。其次,我們再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作為管理者應該有怎樣魄力?
以榜樣為領導,是自古有之的簡單樸素的領導哲學,在現代社會將日益成為領導者需要、甚至于必須遵循的領導原則。
在全世界最成功的領導故事中 , 我們可以理解榜樣的力量 , 更加確信以榜樣為領導的原則;在我們的身邊,員工所敬佩的領導基本都具備以下幾個方面的特質:
首先,以身作則,身先士卒。如其高談闊論,不如說道做到。 以言傳 , 以身教。第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工作隨意散漫 , 就無法要求屬下計劃嚴謹 , 中規中矩;要求別人規范管理 , 按流程制度運作 , 自己就不能不受限制……
第三,示范表率 , 勇擔責任。正如身先士卒的將軍激發隊伍的士氣與斗志,失敗是領導者沒有任何借口的責任。
一個好的管理者,可以培養一支擁有忠實員工、高素質員工的隊伍。擁有一個好領導,是員工的幸運;做一個好領導,讓更多的人幸運。
叢林 / 干部管理部
- 該帖于 2013-12-25 9:41: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