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末,公司是一個家居商場的策劃部門,本部門進了一位實習生,80后,21歲左右,剛從大學校門出來,學的是平面設計專業。在來了幾天當中,剛好公司搞一個大型促銷活動,因此跟大家一起加班做圖。前三天每天到十點左右,而實習生的實際操作水平則只是會軟件,對所有做的活動、圖片內容和公司的情況不了解。
在這一段時間里,只是跟著大家去做。部門的負責人跟實習生溝通過二次,第一次的時候因要轉正,實習生感動的哭了,但并沒有說為什么哭。而在二十天的工作中,她自己比較迷茫,不知道做什么,在第二次談話中,實習生說自己沒有價值,因為在工作中沒有體現出自己的價值。
最后在談話中,她選擇了離開,承受不了目前工作壓力及所談話的內容。
實習生:自來后,在幾天的工作中,做一張圖,要改很多次,從豎的改成橫的,在把橫的上面的每個內容刪除,在改。比較重復。認為較簡單,沒有認同感。
負責人:來了這段時間實習生比較能吃苦,能堅持,態度比較好,但是與人溝通不夠,整體來說,是可以培養的。
實習生:而給客戶所做的內容中,發了一次錯誤,因為不仔細,導致錯誤產生。同時沒有目標,不知道怎么做。
負責人:從實習生的到來,看到她的操作水平,為了配合完成好她的工作,負責人給予了平面設計的指導,要求對事情的理解和認可,同時要把所要設計的內容用紙張勾畫出來,而實習生并沒有這樣做。實習生是學的平面設計,但對平面設計的基礎知識不了解,如印刷尺寸、色彩,噴繪印刷的分辨率不清楚,內容的構圖不清晰,在進公司后對公司所經營范圍,工作范圍沒有主動的了解,一直以一個學生的角色。企業是沒有這樣好的時間去讓實習生更長的時間去實習。
負責人:公司的策劃部,是一個全能的部門,要求所在的同伴都是全能的,每一個人有專長,還要會其它,懂設計,會寫方案,能溝通,活動執行,會和同事、領導、業主等不同的人群進行溝通,執行公司經營目標而服務。這對策劃部的人要求比較高,懂商場物料設計,活動的策劃,執行,媒體的推廣,產品的溝通征集等。是一個戰略到戰術的全面過程的跟進者。
負責人:為什么沒有目標,是因為實習生進入公司并沒有給自己確定目標,不知道到底要不要做這個崗位,公司領導也給予安排,在年后轉正,需要學習那些東西。而自己并沒有全身心去投入到工作中,如了解公司的經營范圍,經營特點,關注商家及同行業的廣告、促銷活動,與他人增加溝通等。自己的目標還不清晰。
在負責人說完的這段話后,實習生給了自己一個重要的決定,認為適應不了公司的環境,要找個小一點的地方去適應,實習生離開了。
負責人聽到這樣的話,感到惋惜。
這件事情對于公司和本人來說都是有影響的,
公司在招實習生后沒有系統的培訓,沒有讓實習生感受到歸屬感。
實習生個人進公司沒有確定目標,讓自己覺得跟公司的目前從事的活動內容跟不上,形成了脫節,同時怕壓力,怕接受挑戰。最后是選擇了離開。
- 該帖于 2014-1-8 9:14: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