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有不少超市和我們一樣,在2月底3月初就全部棉拖換涼拖了,原因是供應商要換,供應商為什么要換,因為它要趕緊找生產廠家退或換。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真正考慮了顧客的需求了嗎?難道真的像供應商說的3月開始棉拖就賣不動,只能賣涼拖了?于是今年有意識的要求一個廠家在某店留下5個單品的棉拖,4個女拖1個男拖,一直賣到3月底。結果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占單品數1/20的棉拖,產生了拖鞋類1/3的銷售,原因是什么——顧客有需要。
重慶的3月是一個變化無常的季節,在我記錄的每日天氣中,最高的氣溫是3月19日27度,最低的氣溫是3月20日12度,最高最低相隔僅一天可見天氣變化之大。因此在這樣一個忽冷忽熱的天氣里,棉拖依然有它的需求,而這個店為什么需求有這么大?在氣溫最低的3月20日,我特意到了這個店,一個年輕的女顧客買了兩雙棉拖之后,說走遍了這條街,最后在這里買到了棉拖。也就是說這個店的棉拖銷售是其它超市自己主動放棄的情況下得到的。
最后試問一下各位,3月里你們在家里穿的是棉拖還是涼拖?我們如果真正設身處地的站在顧客的角度,就不會出現冬季沒有涼拖,春季沒有棉拖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