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超市經營生鮮食品必須明晰兩個戰略基點,一是超市的生鮮食品經營是能夠體現差異化和個性化的經營特點,從而使眾多的超市避免在競爭中陷入單一的價格競爭的陷阱之中,使競爭良性起來,也使得差異化和個性化的經營能夠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二是從中外超市企業的競爭的現狀來看,在資金實力、業態規模、經營管理經驗等方面來看中國的超市企業明顯地處在弱勢地位,但是,中國市場發展的區域化特點、中國消費者消費需求習慣的差異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在飲食文化方面,這種飲食文化除了反映體現地區差異特色的“八大菜系”外,其后面的底蘊是深不可測的。基于這兩點,我們可以把中國超市本土化競爭優勢之一的生鮮食品經營歸納為:區域集中與領先戰略———區域飲食文化的理解———區域生鮮食品供應鏈的整合———區域領先企業的跨地區合作戰略的實施。
超市的生鮮食品經營戰略向批發市場滲透,向農貿市場滲透可能是超市生鮮食品經營戰略中的重要一環。從現實情況來看,向批發市場進軍效果則會顯著的多,因為這使得超市在一個地區內獲得了貨源優勢和競爭優勢,進一步發展經營的話批發市場會演變為農副產品的集散中心和配銷中心,這對超市的生鮮食品經營戰略的實施至關重要。中國現行的流通秩序整肅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是一個重要的任務,為什么出現整頓來整頓去效果不甚理想呢?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這兩類市場的組織與運行中缺乏具有組織化程度高、社會責任感強并具有規模化銷售網絡的流通組織。
中國的連鎖超市要更積極地參與到對批發市場與農貿市場的改造之中去,這也是歷史賦予我們的社會使命。從目前整個中國生鮮食品的供應鏈環節的現狀來看,每一個環節都有機會來整合這一供應鏈,都有機會來取得這一供應鏈中的主導地位,超市由于經營的連鎖化和規模化具有先機的條件,如果是一個地區集中發展和區域領先的公司則具有明顯的主導性整合優勢。
中國超市生鮮食品經營戰略的實施過程中要把食品安全衛生放在首要的地位,因為超市是目前中國食品供應市場的領先者理當對消費者的健康負有重要責任,國家食品安全監督部門把超市作為主要的監控對象,我們超市要理解這是由我們超市的市場主力地位決定的。
目前中國的大型連鎖超市公司在經過前階段的大規模跨區域發展之后都在進入調整之中。中國的超市公司必須要調整自己的發展戰略和競爭戰略了。從中國市場的實際情況來看,地區集中和區域領先的戰略應是未來中國超市公司發展和競爭的主要戰略。地區集中和區域領先的超市公司才能有條件實施生鮮食品經營戰略,而具有生鮮食品經營優勢的超市公司是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中國超市公司與外資超市公司的競爭戰略之一,就是實現各個地區集中和區域領先的超市公司的跨地區合作、聯合甚至一體化。這種戰略與抗日戰爭中根據地戰略有極大的相似之處,即市場的分割、擠壓和最后的勝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