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2月,本市98家購物中心實現營業額167.06億元,同比減少2.6%。
記者日前從上海購物中心協會獲悉,今年1-2月,本市98家購物中心實現營業額167.06億元,同比減少2.6%。由于馬年春節錯期10天,節慶消費在1月份提前實現,加上經濟回升緩慢、公款消費限制等因素,今年2月份,本市購物中心銷售同比、環比雙雙回落,其中百貨店的銷售跌幅過半。
經協會和市商業信息中心對98家企業上報的2014年1-2月份《購物中心企業經營情況》報表匯總,98家購物中心1月份營業總規模為98.45億元,同比增長12.6%;2月份營業總規模為68.62億元,同比減少18.4%;1-2月營業總規模達167.06億元,同比減少2.6%,占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23.07億元的11.7%。
從營收同比增速排名看,1月份六大業態銷售呈現“五增一降”。其中,餐飲增長23.4%、專業專賣增長19.9%、大型綜合超市增長10.7%、百貨零售增長9.4%、文化娛樂增長8.1%、電子電器同比下降22.6%。從營收環比增速排名看,百貨零售增長58.5%、大型綜合超市增長26.5%、專業專賣增長16.2%、餐飲增長1.1%、文化娛樂增長6.3%、電子電器環比下降5.9%。
2月份,由于受到馬年春節錯期10天,節慶消費在1月份提前實現等因素的影響,各業態銷售同比、環比普遍下降,其中百貨店的銷售跌幅過半。從營收同比增減排名看,呈現“二增四減”。餐飲和文化娛樂分別增長15.3%、8.8%,大型綜合超市、電子電器、百貨零售、專業專賣店銷售同比分別減少9.8%、10.9%、21.1%、29.3%。從營收環比增減排名看,呈現“一增五減”。文化娛樂增長2.7%,餐飲、電子電器、專業專賣店、大型綜合超市、百貨零售分別銷售環比減少7.6%、12.5%、26.8%、27.2%、54.1%。
統計顯示,2月份,營收規模排名前十位企業分別為豫園商城、百聯中環購物廣場、第一八佰伴、百聯南方購物中心、恒隆廣場、萬達商業廣場(五角場)、仲盛世界商城、港匯廣場、百聯奧特萊斯廣場、新世界城。營收增速排名前十位企業分別為香港名都、壹豐廣場、大華錦繡嘉年華、仲盛世界商城、中信泰富申虹廣場、宏伊廣場、百聯金山購物中心、開元地中海廣場、889廣場。上述企業增長幅度較大,主要是因為進行了業態調整,他們引進了大型超市或調整了餐飲,或增加了文化娛樂,有部分企業是新增了去年未統計進來的業態。
按區域統計,1月份本市購物中心營收同比增速排名情況為,浦東新區增長5%;中心城區,楊浦區增長36.5%、閘北區增長10.5%、靜安區增長8.6%、黃浦區增長7.5%(原盧灣區同比下降13.8%)、長寧區增長4.9%、普陀區增長3.4%、徐匯區增長3%、虹口區增長2.5%。郊區,松江區增長70.4%、金山區增長48%、奉賢區增長31.4%、嘉定區增長27.3%、閔行區增長8.1%、青浦區同比增長3.6%。
2月份,除了徐匯區營收同比微增外,其他區域均出現不同程度下降。浦東新區營收同比減少21.9%;中心城區,徐匯區增長0.6%,其余僅一位數降幅的是閘北、長寧、虹口、普陀、黃浦區,同比分別減少1.3%、1.7%、2.5%、5.1%、5.9%(原盧灣區同比減少18%),靜安、楊浦區分別減少14.9%、16.4%。郊區,營收同比增長8.4%,呈現“四增二減”,松江、嘉定、金山、奉賢區分別增長80%、39.9%、23.7%、10.5%,閔行、青浦區分別減少0.9%、4.4%(寶山區缺報同期數據,崇明縣購物中心建設中)。
(上海商報 記者 葉堯)
2月份,營收規模排名前十位商城企業依次分別為豫園商城、百聯中環購物廣場、第一八佰伴、百聯南方購物中心、恒隆廣場、萬達商業廣場(五角場)、仲盛世界商城、港匯廣場、百聯奧特萊斯廣場、新世界城。1月份本市購物中心營收同比增速排名情況為,浦東新區增長5%;中心城區中,楊浦區增長36.5%、閘北區增長10.5%、靜安區增長8.6%、黃浦區增長7.5%(原盧灣區同比下降13.8%)、長寧區增長4.9%、普陀區增長3.4%、徐匯區增長3%、虹口區增長2.5%。郊區,松江區增長70.4%、金山區增長48%、奉賢區增長31.4%、嘉定區增長27.3%、閔行區增長8.1%、青浦區同比增長3.6%。多商圈導致商圈外擴外溢明顯,港匯廣場只排第八令人驚訝但也合乎情理,港匯調整拔高后,導致1-2樓奢侈品和3-5樓其他中高檔商品太不搭調,原本的顧客來源地閔行松江金山的顧客都被當地新開的購物中心就地分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