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培訓師,你平時是如何修煉和提升自己的培訓授課能力的?認為可以從三大階段入手,三方面去設想和計劃,并通過這三階段的鍛煉來提升HR培訓管理能力。
第一階段:事前
眾所周知,保證培訓課程有效性的基礎是滿足參訓學員對受訓知識、技能等方面的訴求,因此培訓師接到培訓任務時要認真分析培訓對象,從而明確本次培訓課程的目標,有針對性的對學員進行授課。舉個例子,我們同樣是給學員講授《質量管理的五大工具》,不同的受訓對象講授的側重點和課程目標肯定不一樣,給質量人員講授是主要是講授五大工具的應用方法,使學員掌握每一種工具運用;而給業務人員講授時則側重于對每種工具的認知及使用情形等。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一份生動且緊扣課程目標的培訓課件是講師成功授課的關鍵。因此培訓講師必須提升培訓教案的編寫能力,這也要求講師具備良好的業務知識、善于總結分析的能力、歸納演繹能力、PPT等辦公軟件應用能力等,這些能力是需要在工作中慢慢鍛煉與培養的。
當然,培訓師需要與培訓管理部門保持溝通,明確培訓場地及設備要求,確保在授課過程中有良好的硬件支持,提升培訓效果。
第二階段:事中
為保障培訓效果,培訓師可以根據課程內容及培訓對象選擇合適的授課方法。一位優秀的培訓師在進行授課時除了課堂講授的形式外,必須能靈活的進行案例研討、頭腦風暴、情景模擬、多媒體視聽法、現場操作等等培訓方法的轉換。因此,選擇合適的授課方法能大幅度提升培訓效果。
對于一個剛剛走上講臺授課的新培訓師來說,最大的敵人其實是來自自己的心理恐懼。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也是很正常的,只要進行充分的準備和事前練習是可以一定程度上緩解緊張、恐懼的心理。因此對于新培訓師來說,克服心理恐懼從而順利完成授課任務就尤為重要了。
此外,良好的開場白能吸引受訓者盡快進入培訓狀態。時間掌控至關重要,切忌虎頭蛇尾,草草收場�,F場掌控能力體現講師水平,這包括的能力很多,如學員互動、突發時間處理、冷場處理、沖突處理等等。
第三階段:事后
培訓結束后需要對培訓效果進行評估,一般來說,培訓效果評估大部分都是由人事培訓部門組織實施的,培訓評估肯定會涉及到關于講師、課程的評估。培訓師在培訓結束后可以到培訓組織部門查詢本次培訓學員的反饋信息,總結不足,以便在下次培訓中加以改進,不斷提升自己的授課水平。
總之,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培訓師是需要不斷的自我修煉,能力是需要在實踐中進行不斷地鍛煉才能有效提高的,培訓能力也不例外。培訓是培訓師綜合能力體現,需要機會進行鍛煉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