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看他
樓主
喜歡目前的工作主要有兩種表現:要么整天抱怨,仿佛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要么是破罐子破摔,毫無激情,麻木成為了對工作的首要態度。這對于你的事業和生活沒有任何幫助。
常常碰到一些覺得工作苦悶的人,剛剛踏上工作崗位沒多久的大學生,或是工作了好幾年仍難以突破瓶頸的人,尤甚。他們會說:“我的工作跟專業不對口,難以發揮�!被蛘撸骸拔也幌矚g現在這份工作。”若問:“有更好的選擇嗎?”得到的答復基本是沒有。既然這樣,不如學著喜歡。
在這個世界上,能從事自己所學的專業,當然是幸福的。但在各行各業里,百分之七八十,從大學畢業后,都無法從事完全與自己專業對口的工作。再說了,大學只學四年,而且,弄得不好,很多人將前兩年半的時間,大部分用去解放個性,揮霍掉了。后一年半,則又開始忙活找工作的事。這種情況下的專業,能專到什么程度?
我遇到的更多情況,則是四年制大學,基本上都教三年課程,提前一年,學校將學生早早放出來找工作了。一些中�;蛘呒夹�,則更是離譜,專業教學一年半,剩下的時間,都是美其名曰“實習”,其實就是早早放大家出去找工作。結果,教出來的很多學生,理論薄弱,形同于虛設,實際動手能力也很差。我們招到設備部來的很多技校大專生,甚至連個插座都接不好,環形燈管的啟輝器壞了,都束手無策,不知道怎么修。如此情況下的所謂專業,又有何意義?
話說回來,即使在大學這四年里,頭懸梁、錐刺股,分秒必爭學到了畢業,所學的那些知識在工廠里,或者新的崗位上,大約連百分之二十都用不上。也就是說,另外的百分之八十多的知識和工作技能,你還是得從頭學起。想想看,一座房子,連地基都挖掉一大半重建了,你還不肯為把門的位置擺正點花點力氣?
所謂把門的位置擺正,就是調整思路跟觀念,訓練自己去喜歡自己賴以謀生的工作。既然百分之八十都是從頭開始,為何不去嘗試喜歡這個可以養家、糊口、讓自己有發展前途的工作呢?中國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俞麗拿,她進音樂學院的時候,其實學的是鋼琴,喜歡的也是鋼琴。后來,老師分配她去學小提琴,她就去學了。學時,很用功,慢慢就喜歡了。于是,也就成了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最權威的演繹者之一。
---------------------------------------------------
員工為本 顧客至上 追求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