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萬達百貨是萬達商業地產高速擴張的一顆棋子,在簽約的餐飲、服飾等品牌無法滿足其地產租售時,萬達百貨和影院、KTV一起,推動了萬達商業地產的高速發展。如今影院、KTV已經成為萬達商業地產的一塊重要地基,百貨卻越顯雞肋。
萬達百貨走到今天的境地,原因有很多,去與留都是艱難的選擇。若要留著百貨的話,我想從「用人」的角度給萬達提點淺薄的建議。先用一句話總結下:從跑馬圈地到占地為王,鐵打的營盤需要鐵打的兵。
萬達百貨有大量空降兵、流水兵,在跑馬圈地階段,可以快速建立管理團隊,但空降兵、流水兵并不適合需要深耕市場的百貨業態的長期經營。一則流水兵團隊戰斗力低,二則無法洞察本地消費者需求,三則影響戰略執行。
在本文中,流水兵既指流水兵本意,也指萬達用人的流水兵思想。
流水兵團隊戰斗力低
萬達也搞過足球,應該明白轉會來的球員,再大牌、再牛逼,也需要足夠的時間與老隊員磨合,相互熟悉之后,在球場上才能有出色表現。磨合不好,要么是一人苦撐全場,要么是全隊一團漿糊。
球隊教練也是如此。新任教練需要足夠的時間熟悉隊員并調教,隊員熟悉教練并溝通,才能發揮球隊最大的實力。
看下萬達百貨,相當于主教練的第一任總經理任期最長,但戰績并不符合俱樂部老板預期,下課走人。第二任主教練任期頗短,迅速下課,把教鞭交給第三任主教練。副總經理及各分店的人事變動也是十分頻繁,更有人去萬達百貨只為鍍金。
團隊成員之間的熟悉程度會影響團隊的整體表現。雖然熟識的、少流動的成員之間的深厚感情(深厚的喜愛之情及深厚的厭惡之情)有可能產生幫派、小圈子,但是,較高的熟悉度、默契度能夠讓團隊更好的配合,并發揮最大的實力。
空降兵、新人可以給團隊帶來新思維、新視角,但頻繁的人事變動對萬達百貨的負面影響更大:
#影響團隊協作
團隊成員視角、習慣、配合存在差異,容易引起排斥與沖突,影響信息溝通,導致團隊協作能力地下。即使有主動者試圖改變狀況,也受限于熟悉程度無法找到合適的溝通方式和時機。
即使是足球隊,雖然隊員目標都是一樣,要進球、要防守、要贏,也會因為不夠熟悉、默契不足而導致失敗,更不用說有不同職業訴求、利益訴求的商業團隊了。
#影響信息整合
不同的團隊成員有不同的知識結構、知識儲備和對信息的判斷能力。熟悉的團隊可以相互發掘、及時互補、整合信息,從而降低團隊由于知識、信息不足帶來的負面影響。
空降兵、流水兵的好處是能帶來新鮮的知識和信息,但頻繁的變動無法讓新鮮信息整合到現有團隊。因為信息的整合首先需要團隊成員之間相互挖掘,然后才是整合,而兩個過程都需要足夠長的時間。
#影響應變能力
信息時代瞬息萬變,內部的微觀環境和市場的宏觀環境都在影響百貨的經營,所以各種計劃會不斷調整,這需要團隊有足夠的應變能力。而這種能力的基礎,是團隊協作和信息整合。
團隊協作差,則應變執行差;信息整合不到位,則應變方案謀劃不到位。而且空降兵、流水兵的去留也影響團隊對環境變化的敏感度。
#影響競爭能力
球隊的戰斗力來自優秀球員自身能力、普通球員默契配合、教練指導高瞻遠矚,因球員負傷轉會、團隊摩擦沖突、教練更替失誤導致球隊戰績大跌的案例比比皆是。
商業組織的競爭力也與球隊類似。團隊競爭力的形成需要市場磨礪,是時間與經驗的積累,而競爭力的下降卻很容易:人員流失、內部斗爭、戰略戰術失敗。這在萬達百貨身上都有體現。噢,不對,萬達百貨都還沒有形成競爭力,還談不上競爭力流失。
流水兵無法洞察本地市場需求
與影院、KTV這種消費者自己找需求的行業不同,百貨需要滿足合作伙伴及本地消費者需求才能持續經營并盈利,這也是為什么很多連鎖百貨競爭不過本地土生土長百貨的原因之一。需求的挖掘需要長期的經驗積累、數據積累,依靠的也是穩定的團隊。
王老板當初給萬達百貨定的目標是百盛,不如先比較下萬達、百盛還有銀座。
注:數據來自年報。百盛早期店面數據可能不準確。
對比曲線,可以看出同等店面數量時,萬達百貨收入落后于百盛和銀座;百盛、銀座銷售額的增長速度均超過店面增長速度,而萬達百貨收入增長和店面數量的增長速度幾乎相同。換句話說,萬達百貨收入的增長依賴于店面數量的增長,而不是單店盈利能力的提升(這個結論略顯倉促,不排除少數店面盈利不錯的可能)。
盈利能力差有萬達百貨先天不足的原因,但盈利能力沒有提高更多是團隊的原因。
萬達百貨是連鎖百貨,其總體業績是由各分店業績組成的,分店的競爭對手是本地百貨企業,分店的消費者是本地消費者,一刀切的戰略和戰術無法滿足各個分店的具體需求。打442,433還是451,可以在入場前確定,但必須根據比賽形勢進行調整,特別是處于劣勢的情況下。
標準的開店模式讓萬達百貨有極高的開店速度,但這種速度讓萬達百貨無法在入場前確定打法,更依賴比賽中的調整。高薪挖角、空降兵可以帶來部分經驗,經驗的應用與發展卻需要團隊的摸索。這,需要時間,和穩定的團隊。而空降兵、流水兵并不關注長期效益,也就不去關心合作伙伴,無法深挖市場,發展現有經驗,單店盈利能力也就止步不前。
萬達廣場二樓將取消服飾且力爭不設零售業態,是萬達新的發展戰略,但不可否認此舉給予萬達百貨極大的支持。只是,若沒有鐵打的兵守衛領地,此舉也是對萬達百貨的揠苗助長。
流水兵影響戰略執行
第一任主教練下課前,網上還有很多追捧的文章。雖然王老板當初說「不多一千萬,不少一千萬」,但還是對戰績不滿意。雖然下課,其制定的一些戰略戰術小曹還是很贊同的。只不過,一流的決策還需要一流的執行才能產生價值。有很多吹捧萬達執行力的文章,但萬達百貨執行力的卻值得懷疑。
兩年前丁遙推動的百貨業標準化管理,提到「將服務對象的定義從顧客擴展到……供應商,規范對……供應商……的基礎管理,為……合作伙伴都提供優質的服務」,并「首創供應商服務標準和價值理念」。而如今,萬達百貨對待供應商、合作伙伴的態度依舊受到質疑。至于差異經營、體驗營銷、員工第一,似乎成果也不大,不得不懷疑萬達百貨的執行力。
至于第二任主教練,雖然據說先前工作經驗與差異經營不謀而合,但不到一年即下課,無疑使得萬達百貨又浪費1年時間。而且,這已經不是流水兵,而是流水帥了。
第一任主教練期間,萬達百貨高速擴張,各分店團隊組建倉促,雖然高薪策略使分店迅速集齊人馬投入運營,但高速發展會使主教練無法摸透教練、助教及球員的水平與特點,無法給出針對性的、差異化的指導意見。球員、助教之間不熟悉,對主教練也不熟悉,主教練制定的戰略、戰術也就無法有效宣貫執行。
第二任主教練的快速下課,一來使其未完全熟悉隊伍,二來其制定的戰略與戰術付之流水。團隊剛要執行,卻被告知換了老大。可以說第二任教練的迅速下課,讓漸漸熟悉、穩定的團隊成員再度動蕩,重新進入磨合期,對團隊的執行造成不小影響。期間的裁員更是雪上加霜,人人自危,無心執行。
分店團隊的不穩定、高層的不穩定,都降低了團隊的執行力,再長遠的戰略、再優秀的戰術,如果不能落實到位,都是徒勞。而執行力不足帶來的壓力還會轉移到第三任主教練身上。
跟隨王老板多年的孫教練接棒,萬達百貨高層或許可以穩定幾年,但兩年盈利是十分艱難的任務。孫教練要做的是,在兩年之內,改善近80家百貨店的盈利能力,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熟悉近80家百貨店狀況,了解當地市場,制定不同的戰術,有效執行,且結果還要符合預期。若想完成任務,除非各個擊破。先著重改善幾家最有潛力店面的經營,大幅盈利,以期抹平其他店面虧損,最終完成整體盈利目標————就好像先干掉幾只競爭球隊,爭取升級到甲A,再考慮怎么拿冠軍。
球隊贏得比賽,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加上合適的陣型。天時、地利已定,孫教練能改變的只有人和和陣型。陣型還好說,一年吃透幾家店即可制定戰術,難的是人和。
想要戰略宣貫到位,戰術完美執行,孫教練需要一只鐵打的隊伍。
綜合以上三點,萬達若要留百貨,在用人方面,應該摒棄流水兵思想,組建鐵打兵隊伍,才能提高團隊整體及分店戰斗力,用穩定的團隊挖掘各市場需求,并保證戰略的宣貫與戰術的執行,最終改善各店盈利水平。百貨的經營與改善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這不是定目標,下任務就能做到的。而這個過程需要有一只穩定的隊伍。
何況萬達不會停下瘋狂的擴張腳步,若沒有鐵打的隊伍,萬達百貨終將從雞肋變包袱。若去百貨,是補足招商短板還是其他業態填補空缺,也是艱難的選擇。
最后,以上內容純屬扯淡。
- 該帖于 2014-5-17 8:40:00 被修改過萬達百貨挺尷尬的,和萬達的模式脫不了關系。只是「模式」這個筐有點大,好的壞的黑的白的都能往里裝。我高度不夠,看不到那么多那么深,只能先吐槽下他的「流水兵」啦,我這個局外人看著都替他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