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漫長的市場低谷后,國內的ERP市場呈現出了良好的趨勢,以ERP系統實施為主導的信息產業鏈正在悄然形成,這就說明ERP系統正在走向成熟。同時中國的ERP開發商終于明白“ERP必須為企業量體裁衣”這一適應中國國情的ERP之路。
ERP的瓶頸時代
通過實踐證明,企業要全面的實施信息化,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財力,但是收效卻不大,分析原因我們不難看出,ERP的功能、成熟度、產品的可擴展性以及個性化程度是制約ERP在中國企業中運用的關鍵所在。
簡單來說,ERP系統是企業資源和計算機資源的集成化系統,企業實施ERP系統是一項管理創新工程,是一項新舊管理模式互相沖突、交匯、聚合的過程。
很多大型公司的ERP實施方法非常細致,而且步驟比較嚴密,實施的周期比較長,但是因為我國企業的生產模式的傳統型,以及市場的不規范性,顧問公司對我國商業環境和文化缺乏足夠的認識,企業管理水平的低落和人員素質不高、實施經費不足、培訓不力等眾多因素,使得多數企業的ERP系統成了擺設的花瓶,企業的全面流程重組難以實現。與企業最初起用ERP的初衷相差甚遠,從而造成ERP中國市場上的一度低迷。
ERP的新局面
國內的ERP廠商在產品的生產商經歷了學習以及結合國情自主開發等幾個階段后,已逐步成熟起來,并成為國內市場上的主力軍。國產ERP產品由于實用、易用、實施周期短、風險低、見效快等特點,已為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所青睞,甚至一些世界著名跨國集團的在華企業也選擇了中國本土的ERP產品。
由于ERP軟件及服務的特性以及企業需求的多樣化,ERP市場幾乎不可能出現“一統天下”的局面。國內ERP開發商之間的競爭也逐漸出現了“群雄割據”的態勢。但是“共性只能解決生存問題,個性才能真的解決發展問題”。如何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推出有自身特色的拳頭產品,是每個公司發展的方向和重點。
據了解,82%的企業對信息化投資收益是滿意的。另外有96%的企業通過實施信息化降低了企業成本,94%企業降低了庫存,89%的企業提高了流動資金周轉率,87%的企業提高了按期交貨能力和縮短了生產周期和作業時間,還有82%的企業擴大了產品銷售收入。數據說明,中國ERP飛速發展時期正在來臨。
ERP產品發展趨勢
如今,由于企業需求的驅動,加快了我國ERP產品和技術的創新。今后ERP產品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是,概念時髦的廠商,未必是市場應用的主導者,企業的確看重軟件技術,但更關注應用。
ERP系統是一個企業組織的應用系統,企業關心ERP系統能否滿足其需求,功能、流程是否適用,軟件是否穩定可靠等因素。先進的ERP必須具有兩個特點:一是技術上的先進,二是管理模式與方法要先進。
在ERP的先進管理模式與方法上,應考慮跨地域多工廠集團型企業先進管理模式、基于主動成本控制的集約化管理模式,以及向多模式、多類型混合企業的管理模式發展。ERP軟件應實現構件化可重組,這樣軟件在實施中效益會提高很快,通過企業建模很快可以把一個企業的模型展示出來,然后快速拼裝一個適合該企業的ERP。成熟的ERP系統維護起來非常方便、簡單,能夠隨著企業業務發展的需要做適當功能的增加、調整、修改或刪減,各類文檔及維護手冊應配備齊全。
隨著ERP產品的不斷成熟與完善,堅持為企業量體裁衣的國內ERP廠商將成為本土市場的弄潮兒,為中國企業提供投資回報率更高的解決方案,幫助他們快速健康地成長
企業管理軟件 http://www.digiwi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