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店幻覺”(coffee shop fallacy),這是以前創(chuàng)業(yè)的時候,從一個銷售人員那里學到的詞�,F在我開咖啡店一年多了,閑下來的時候,常常會想起這個詞。
當時在公司坐了6年板凳,只升職了一次,感覺空學了一身功夫,沒有用武之地,打算辭了,開店做做咖啡店老板。然后就是跟各種加盟品牌談投資,但是感覺那些店都不是我想要的,這事就一直懸著。某天跟上面提到的那位銷售約在餐廳談合作,順便吃飯。
他跟我差不多大,大概三十歲左右,微胖,戴眼鏡,看著很有親和力的人。他是黑咖騎士的銷售,自然,我們談的也是加盟如何如何,選店址,裝修,專業(yè)培訓blabla,跟之前的模式差不多,我前一天加班到11點,精神不是特別好,聽著聽著就有些走神了。大概是被他看出來我不怎么上心,他突然打住,問了我一句,為什么想要開咖啡店?
我實話說,現在上班太累了,而且沒奔頭,想有一份屬于自己的事業(yè)。
他點點頭,問,為什么選咖啡店呢?
我說,工作了經常買咖啡,慢慢喜歡上了咖啡店的那種氛圍,再煩躁的時候,聞著咖啡香,坐在沙發(fā)里,都會放松下來,不像待在辦公室,始終有一顆螺絲擰著你的腦袋,有時候很懷疑自己會瘋。
他微笑了一下,說,你知不知道咖啡店幻覺?
我搖頭表示不懂。
他拿起一張餐巾,在上面寫下了這個詞,說,他遇到幾個人跟我差不多,想開咖啡店的動機很單純,大學畢業(yè)不想找工作的,在公司不得志的,全職太太覺得無聊的,開咖啡店都不是想著要“開店”這件事,只是把咖啡店當做了自己的精神寄托,逃避現實,自我滿足,好像有了咖啡店,就有了自己的世界一樣。他們不是想開咖啡店,只是陷入了咖啡店幻覺。
我有些被刺中的感覺,心里很不舒服,又想不出反駁的話,只能干瞪著他。
他表現得很從容,說,王國維說過人生有三境界,我們開咖啡店的也有三境界,從一間咖啡店,看到甩手掌柜的悠閑生活,是第一境界,看到起早貪黑,進貨,端盤子,搞衛(wèi)生,做賬等等具體細節(jié)的,是第二境界,看到品牌,營銷,行業(yè)趨勢的,是第三境界。
不得不說他肚子里有些墨水,講得有那么點道理。我覺得自己真的中槍了,從脖子到頭頂都在充血,如鯁在喉,提了幾口氣都沒說話。
氣氛有點僵,他咳了下,又恢復到例行公事的狀態(tài),繼續(xù)介紹他們黑咖騎士項目如何,最后他把資料和名片留給了我,讓我看一看,認真考慮再聯系他。
后來,我沒底氣給他打電話。
我花了一星期反思自己,覺得確實陷入了他說的“咖啡店幻覺”,其實我說開咖啡店,只是處于一種逃避心理,根本沒有認真考慮過經營一家店的現實問題,這種吊兒郎當的態(tài)度,無論是開店,還是當上班族,都不會有什么成就。
之后的半年,周末都在認真學習餐飲行業(yè)的知識,結交了一些創(chuàng)業(yè)的伙伴,在時機成熟的時候,果斷辭職,終于開始做咖啡店了,去掉咖啡這個貌似很洋氣的光環(huán),其實它跟普通的餐館一樣,有著辛苦、忙碌、繁瑣,有痛,也有愛。
寫下這個故事,是希望創(chuàng)業(yè)的朋友們,特別是對咖啡店抱有幻想的朋友,開咖啡店絕對不是你想象的so easy,請先正視自己的內心,擺脫咖啡店幻覺,再進入這個行業(yè)!
曬曬自己的小店,現在它不是幻覺了,它是我真正奮斗的地方。
附件下載區(qū): 鼠標左鍵單擊文件進行下載
附件: |